我是怎麼走進遊戲這一行的【Part 2】一台Super 5磁碟機開啟的新大陸

在那個年代,沒有網路、沒有遊戲雜誌。想要獲得遊戲的資訊,只能多跑這些有賣電腦或是遊戲錄音帶的店。有一次到熟識的電腦店時,看到店家的電腦旁接著一台奇怪的機器,老闆從盒子中拿了一張薄薄的東西塞到這台機器裡,然後打開電源遊戲就跑出來了。這個奇怪的東西,就是磁碟機。

和錄音帶相比,磁碟機載入遊戲又快又方便。雖然開機時的『噠噠噠』的聲音很大聲,不過比起錄音帶載入遊戲要花好多時間,而且有的時候還會載入失敗來說,這聲音聽起來一點都不嚇人。而且老闆還說磁碟機用的磁碟片可以反覆的拷貝不同的遊戲,比起錄音帶那種買來了不玩就變成佔地方的垃圾要好得多。

【那時候在電腦店裡看到的是最左邊的八吋磁碟片】

當然,想要享受磁碟機的便利是要付出代價的。那個時代的磁碟機一點都不便宜,就算是當時最便宜的Mitac牌(體積最大)的磁碟機也要好幾千塊,體積小一點的Teac再貴一些,而當時最高檔的Super 5磁碟機更是一台就要上萬台幣。存了好一陣子的錢,最後在老闆的蠱惑之下買了一台Super 5的磁碟機。

當時的那台Super 5磁碟機後方有個Dip Switch,可以切換來進行一些設定。老實說,在買這台磁碟機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那幾個Dip Switch的作用,附錄的英文說明也看不太懂,所以隨便調了幾下沒感覺有什麼差別就沒在理它。後來過了好一陣子才知道其中的某個設定可以強制跳過磁碟片的防寫,難怪我的遊戲磁碟片經常玩著玩著裡面的資料就消失了 (笑)

【磁碟片的外觀 (右邊那個缺口就是防寫孔)】

買了很貴的磁碟機,手中已經沒有太多錢了,不過光買磁碟機一點作用都沒有,於是用剩下的錢買了一盒十片裝的磁碟片。老闆很好心的幫我拷貝了一些遊戲和應用軟體,裡面包含了《十項全能 (Olympic Decathlon)》、《超級運動員 (Lode Runner)》以及幾套應用軟體。(後來那幾張應用軟體的磁碟片全部被我拿去拷貝其他的遊戲了)

那個時候,在現在已經拆掉的光華橋下的光華商場有好幾間電腦店,在店內的牆上掛著一排排的磁碟片。每張磁碟片上會寫著遊戲或是軟體的名稱,你只要帶著自己的磁碟片到這些店,付了拷貝的費用,店員就會幫你拷貝你想要的遊戲或是軟體。當然,就現在的角度來看這叫做盜版軟體,不過那時候其實是沒有這種觀念的。

使用磁碟機一段時間之後,十張磁碟片上都已經拷貝了遊戲,而且都是自己還算喜歡或是還有在玩的遊戲。如果想要再拷貝其他的遊戲,要嘛是犧牲現在手中的某個遊戲,拷貝新的遊戲覆蓋過去;不然就是要再買空白的磁片。這個時候,電腦店的老闆又告訴了我一個密技,一個可以讓磁片儲存遊戲數量多一倍的密技。

原來這個時候的磁碟片記錄資料只使用了單面,另外一面完全沒有使用到。所以只要買個磁碟片的打孔機,在對應的位置上打個孔,這樣子就可以把磁碟片翻過來用。換句話說,原本十片磁碟片只存放了十個遊戲,現在可以加倍變成儲存二十個遊戲。知道這個密技的銀狐立刻就去買了打孔機,在每張磁片上打了孔,然後又去拷貝了一堆新遊戲。

【磁碟片打孔機 (圖片取自網路)】

為了避免磁碟片上的資料被不小心的覆蓋掉,如果磁碟片上的資料是很重要的,可以貼個貼紙在打孔的位置,這樣就可以避免資料的寫入。不過,磁碟片打了孔,有的時候會不小心把防寫貼錯邊,而且銀狐買的那台Super 5磁碟機因為調了Dip Switch可以跳過防寫的功能,更是增加了許多次不小心把遊戲蓋掉的意外。

接下來,影響銀狐最多的精訊就要登場了。遇上精訊,讓我往遊戲開發的地獄又多前進了好幾步 ….

3 comments

  1. 八吋碟片的時代我剛念小學,也常跟表哥一起玩遊戲,好懷念啊。

    1. 八吋磁碟片台灣那個年代應該沒有個人在使用,
      我猜你看到的是5 1/4吋的。

  2. 真不錯,銀狐大,你真的應該寫本台灣電子遊戲史書啦,Go Go Go!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