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麼走進遊戲這一行的【Part 4】一個字一毛錢的寫稿翻譯生涯

精訊電腦雜誌是一本1986年10月10日創刊的雜誌,在1988年12月10日出版第27期之後休刊。這本雜誌雖然名叫『電腦雜誌』,不過雜誌的內容是以遊戲為主,而且不光只是電腦上的遊戲,也有介紹遊樂器上的遊戲。因為這本定期出版的雜誌有提供遊戲的情報,所以在知道有這本雜誌後我很快的就成為了訂戶。

【精訊電腦雜誌第一期與第二期的封面照片】

在精訊電腦雜誌出現的那個時代,市面上的電腦有著八位元的Apple ][以及十六位元的PC這兩大系統(其他還有一堆較小眾的系統),這兩大系統完全不同,遊戲公司有些會分別推出這兩個系統的版本,有的則是只會推出一邊。像是《上古代戰爭藝術 (The Ancient Art of War)》這款遊戲,就只有推出PC的版本,讓當時只有Apple ][相容(仿)電腦的銀狐想玩想得很痛苦。不過身為學生也沒有那麼多錢再買一台電腦,只能看著雜誌裡的介紹流口水。

【上古代戰爭藝術的畫面 (左:CGA/右:EGA)】

那個年代遊戲的畫面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應該都只能用『簡陋』兩字來形容吧。銀狐原本使用的單色螢幕在這個時候已經換成彩色螢幕,不過所謂的彩色也不過是十六種顏色,而且部份顏色還有奇數行與偶數行的顯示限制。至於PC,大多數人使用的也是單色的螢幕,當時所謂的彩色也不過是CGA(Color Graphics Adapter/最高四色)以及EGA(Enhanced Graphics Adapters/最高十六色)這樣的色彩而已。

就算是如此簡單的畫面,還是讓像是銀狐這樣喜歡遊戲的玩家玩得很高興。當時雖然也已經有電視遊樂器引進台灣,畫面的表現以及遊戲性都比電腦遊戲強。不過電視遊樂器給人的感覺就是玩具,大多數的家長不見得願意給小孩買電視遊樂器。畫面的簡陋可以靠想像力來補充,就算是畫面這麼簡單的遊戲,銀狐還是玩得相當高興。(關於電視遊樂器的事留給下一篇再說,現在先回到精訊電腦雜誌這個主題。)

精訊電腦雜誌除了提供遊戲方面的資訊外,它還為銀狐開啟了一條路。在第一期的某個角落,有著一篇『提筆助陣』的說明,簡單的說就是邀請讀者投稿。投稿的稿件如果被採用的話,除了可以獲得當期的雜誌之外,還會有稿費。送當期雜誌對於已經是訂戶的銀狐沒有什麼吸引力,但是自己寫的東西被刊出來又有稿費可以拿,那可是炫耀加實質的雙重獎勵。

【精訊電腦雜誌的提筆助陣說明】

不過,雖然想著說要投稿,初期還真是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那時的銀狐玩遊戲也不算是玩得很專門,也沒有特別擅長的遊戲類型,好不容易寫了點什麼,投稿過去卻得到退稿的結果。就這樣試了好幾次,終於終於有一天在家裡玩《六三四之劍》這個紅白機上的遊戲時不小心敲到了主機,讓遊戲中的角色出現了無敵的狀態。靠著這個意外發現的Bug,投稿第一次出現在精訊電腦雜誌上。

【第一次投稿被精訊電腦雜誌刊出來】

有了這一次投稿成功的經驗,接下來就更有動力持續的這麼做了。於是接下來銀狐陸陸續續的又投了幾次稿,有些被退稿、有些則是被刊出。其中為《幽靈戰士 (Phantasia)》這款遊戲所寫的攻略銀狐花了相當多的工夫,還搬出了方格紙來繪製遊戲中地下城的地圖,並且用數字與符號來標記地下城中的事件與機關。

【當時在精訊電腦雜誌上刊登的地圖影本】

玩遊戲寫稿還可以賺錢,這讓銀狐在玩遊戲的時候更有動力。就這樣,銀狐就開始過著邊玩遊戲邊寫稿的生活。而隨著精訊雜誌一期一期的出版,銀狐的文章也不時的在雜誌上刊出,稿費雖然不高,不過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雜誌上的成就感蓋過了這一切。

【往事回顧】那個時候的交稿,交的並不是電子檔,而是要寫在稿紙上。然後精訊在收到稿件後編輯們會先針對稿件進行修稿,潤飾過的稿件再交到打字行去打成排版用的稿件,雜誌社再把這些稿件剪貼成印刷用的版面。和現在都是電腦直接輸出相比,那時候的手續繁覆許多。所以雜誌社會準備一些比較沒有時效性的稿件,作為當某位作者拖稿時用來墊檔的。

在精訊電腦雜誌出版到第十二期的時候,雜誌上出現了一個『作者meet讀者』的餐會。參加這個餐會需要繳交200元的費用,不過卻有機會和雜誌上的作者們交流。那一次的餐會,精訊電腦推出了四位作者,分別是高文麟、徐政棠、鄭明輝以及當時都是使用筆名『天行者』在寫稿的電腦玩家創辦人徐人強。

【精訊電腦雜誌上作者meet讀者的廣告】

喜歡遊戲的銀狐當然沒有錯過這個機會,也參加了這個餐會。在餐會中,除了這幾位作者分享他們在玩遊戲以及寫稿的經驗外,也有讓讀者提問的時間。那個時候的銀狐膽子很小,不敢舉手提問。而坐在銀狐同一張桌子對面的人,在這個餐會最後的一段時間和銀狐聊了一下,然後將銀狐介紹給精訊電腦雜誌的編輯認識。而這個介紹銀狐給編輯認識的人名叫李永進,就是後來大宇資訊的老闆。

正式加入精訊電腦雜誌之後,開始有精訊直接提供的遊戲說明書可以翻譯了。當然,那時的銀狐對於精訊電腦雜誌來說還是新人,因此會交給銀狐翻譯的當然不會是熱門的遊戲。而從這個翻譯說明書的過程中,銀狐也才知道精訊電腦會訂期從國外購買原版的遊戲回來,某些遊戲如果覺得直接推出包含說明書的遊戲可能不會賣,就會把翻譯的東西放在雜誌上。

【往事回顧】記得當時《創世紀5 (Ultima 5)》推出的時候,為了和另一間盜版遊戲的競爭者:智冠科技比快,精訊這邊的說明書是分給三位特約作者進行翻譯的。不過想也知道特約作者們拿到新遊戲,而且是知名的角色扮演遊戲新作,當然是沒天沒夜的沉迷在遊戲中。結果說明書翻譯的分贓作得不夠仔細,漏掉了一些沒分到。結果某天下午到精訊串門子的銀狐就直接被抓伕,去幫忙翻譯了一小部份 (笑)

另外,大多數翻譯說明書以及幫雜誌寫稿的都是學生,所以會因為學業等問題有時候會發生拖稿的現象。有的時候,因為雜誌上同一期有太多同一名作者寫的東西,為了避免在目錄看起來都是同一個人,所以某些多產的特約作者會用多個不同的筆名。這個時期的稿費其實也沒多高,不過就是一個字一毛錢而已。

【第一次使用銀狐這個筆名在精訊電腦雜誌上】

靠著在精訊電腦雜誌上寫稿、翻譯遊戲說明書的訓練,銀狐的文筆逐漸的變得比較好,而原本不算很好的英文也因為翻譯遊戲說明書的關係進步(當然,學會了很多正常生活用不到的單字)。雖然說寫稿和翻譯遊戲說明書的收入並不高,不過有得玩又有錢賺,對於當時還是五專生的銀狐覺得已經很滿足了。就這樣,這個寫稿翻譯的日子就一直持續到離開學校。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