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手機遊戲市場觀察

因為一些個人的原因,這些年銀狐經常前往泰國。每一次到泰國,大概都會在曼谷住上幾晚。曼谷的交通很糟,塞車的狀況很嚴重,因此銀狐大多使用BTS/MRT(曼谷的捷運)來往各地點。因為職業病,每次在曼谷的捷運上銀狐都會觀察電車上的乘客用手機在做什麼,順便做一點市場調查。

早些年智慧型手機還沒有開始流行前,那時候乘客們上了電車大多是發呆、望著窗外或是低頭閉目養神。不過在智慧型手機出現了之後,乘客們上了電車之後幾乎都會拿出手機低頭看著。銀狐仔細的觀察過,其中大多數的人是在使用Facebook或是LINE之類的即時通訊軟體,不過也有一部份的人是在玩遊戲。

就銀狐個人的觀察,在電車上玩遊戲的乘客所玩的遊戲大致上可以分成幾大類。首先,King.com的消除系遊戲是最大宗,從那款讓King.com大紅的《Candy Crush Saga》開始,到後來的《Candy Crush Soda》、《Candy Crush Jelly》以及《Blossom Blast Saga》。這些玩法很簡單的消除遊戲,很適合在電車這種短程的交通時間中玩上幾局。

其次,LINE旗下的幾款遊戲像是《LINE Pop》、《LINE Bubble》、《LINE Pokopang》這些簡單的消除系遊戲,以及稍微複雜一點的《LINE Rangers》、《LINE Cookie Run》這些遊戲,也都可以看得到有一些乘客在玩。而另外還有一些透過LINE發行的中日韓遊戲,也可以看得到一些乘客在玩。

至於那些在手機遊戲熱門排行榜上很知名的國外遊戲,像是芬蘭Supercell的《Crush of Clans》、《Boom Beach》,日本GungHo的《龍族拼圖 (Puzzle and Dragons)》,韓國Com2us的《魔靈召喚 (Summoners War)》,Netmarble的《七騎士 (Seven Knight)》以及中國大陸某些遊戲廠商的遊戲,雖然在電車上偶而會看見,不過頻率和數量相較之下不是那麼多。

【《魔靈召喚 (Summoners War)》在泰國也有不錯的成績】

就銀狐個人的觀察,許多泰國人直接跨過了個人電腦來到手機遊戲的領域,對於它們來說,手機這個平台讓他們第一次接觸到遊戲。因此,她們除了用手機上上網、看看Facebook或是用即時通訊軟體和朋友聯絡外,玩一些簡單的遊戲就成為他們跨入遊戲的第一步。這狀況有點像幾年前還是Facebook遊戲很熱門的時候,很多人第一次接觸到遊戲就是Facebook上那些簡單的遊戲,對於這些剛接觸到遊戲的人來說,他們還不需要太過於複雜的遊戲。

仔細看看目前泰國手機遊戲的iOS以及Android暢銷排行榜,前20名有許多的遊戲都是我們在台灣的暢銷排行榜上看得到的遊戲。當然,泰國人也有他們的喜好,因此在排行榜上會看到好幾款的足球遊戲(泰國人喜歡足球)。而目前在台灣、中國大陸遊戲暢銷排行榜上的幾款角色扮演遊戲,則是有《MU》這款由韓國授權中國大陸遊戲廠商製作的遊戲在排行榜的前十名。由於泰國遊戲產業的自製實力還不足,因此排行榜的前二十名看不到純泰國自製的遊戲。這個被國外遊戲霸佔暢銷排行榜的狀況,和台灣目前的狀況相當類似。

【泰國版《MU》手機遊戲的App宣傳畫面】

在排行榜中可以看到許多中國大陸遊戲廠商的作品。這些作品透過在地化的過程,將遊戲中的文字、圖片轉換為泰文,在泰國的市場上銷售著。不過就銀狐個人的瞭解,無論是付費率、ARPPU等手機遊戲營運的重要數據,目前泰國的表現都還不算好。特別是付費率,目前泰國玩家的付費率還相當的低,因此銀狐推測這些中國大陸遊戲廠商目前到泰國的行為應該算是先扎根,等過幾年泰國玩家的付費習慣養成之後,才有可能有大回收。以泰國的人口來說,目前它們的營收雖然不高,但隨著玩家的付費習慣養成之後,等這個市場成熟之後這些先去扎根的廠商應該會有不錯的收獲。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