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街麵屋壹慶的清湯醬油拉麵


一個月前在麵屋壹慶吃了它的豚骨鹽味拉麵,當時看到隔壁桌客人點的清湯醬油拉麵就覺得十分可口,因此打定決定要再找時間來試試它的味道。沒有想到這一等就過了一個月,看著臉書上的社團不時的有同好分享麵屋壹慶的拉麵,讓我心頭很癢。好不容易今天下午有空,可以衝晚上開店的這個時間,於是就再一次來到位在雙城街的麵屋壹慶。

麵屋壹慶的晚場營業時間是從下午五點開始,我大約是五點五分的時候來到店門口。此時已經開始營業,店內也可以看到已經有客人坐在櫃台了。在店外還站了五位客人,於是我來到隊伍的最後面開始排隊。前面的客人很快的就被帶進店內,接著就輪到了我。走進店內,可以看到店內的九個座位現在都已經坐滿了客人,而其中只有兩位的拉麵已經上桌。算了一下人頭,我應該是今天晚場的第11位客人。

輪到我點餐了,走到點餐機前我沒有什麼考慮的就點了特盛的清湯醬油拉麵。所謂的特盛,就是除了基本的配料外還有加量的叉燒和糖心蛋,這樣的份量吃起來比較過癮。因為有上一次的經驗,所以這次我就沒有再加點叉燒飯,免得吃得太飽。因為剛開店沒有多久,又不是第一輪就入座的,因此等候的時間稍微久了一點。等到我坐到座位上,拉麵送上來的時候,已經差不多是五點四十分左右了。

麵屋壹慶的這碗清湯醬油的湯真的很清澈,看起來讓人覺得很舒服。排得很漂亮的麵體墊在下面,上面則是鋪上了配料。三種不同的叉燒、對半切的糖心蛋、一長條的筍絲、以及一坨看起來像是蘿蔔泥的東西。之前有看過其他網友的食記,知道這個蘿蔔泥若是泡到湯裡很快的就會散掉融入湯中,因此先是很小心的嘗了幾口原本的清湯。確認了清湯的口感之後,再將這坨蘿蔔泥混入湯裡,然後再嘗了口湯。嗯,果然在味覺上有些不同。

三種叉燒和上次品嘗豚骨鹽味的時候是一樣的,糖心蛋也是那種蛋黃比較熟的形態。整體來說,個人比較喜歡這次的清湯醬油。雖然說豚骨鹽味那個打泡的濃湯也很有特色,不過隨著我的年紀越來越大,豚骨系的濃湯對身體的負擔較大,因此目前的我越來越喜歡清湯系的拉麵。也因為這樣,這碗清湯醬油非常合我的意,如果再來麵屋壹慶的話,我應該會再點清湯醬油。

整碗拉麵的擺設很漂亮,吃起來的口感也很棒,感覺得到料理人的用心。如果真要挑剔的話,個人覺得搭配的那片葉子以及放在蘿蔔泥下方防止它太快融入湯中的紫蘇葉是個人比較不喜歡的地方。紫蘇的味道很重,吃到嘴裡完全蓋過了原本的清湯,太過搶戲。如果說是要防止蘿蔔泥太快泡到湯裡的話,似乎可以用同樣材質的蘿蔔薄片來取代那片葉子,口感和味道也會比較統一。當然,這是個人的想法啦。也許店家所想的是要搭配一個色系不同的素材,這樣在視覺上的感覺會比較好。這是一碗個人很喜歡的拉麵,也是一碗未來應該會再來品嘗的拉麵。

地圖


您可以在這裡留下你對這篇文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