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交易打開的潘朵拉盒子


區塊鏈遊戲變成熱門話題之後,由於 NFT 的可交易性,很多人認為它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不過,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在線上遊戲時代就存在的遊戲內交易,為什麼到了手機遊戲時代幾乎消失。除了遊戲廠商覺得這樣做比較好賺錢之外,有沒有其他的原因?

NFT

OpenSea 近期引發的質疑事件

在交易 NFT 的這個領域,OpenSea(網址連結)是相當熱門的一個網站。隨著 NFT 近期越來越熱門,盜取、詐欺 NFT 的案件頻傳,也因此 OpenSea 官方最近實施了一個動作,針對在 OpenSea 上可疑的 NFT 做出禁止交易或是下架的動作。但是,這樣的動作立刻就引發了問題。

國外有位名叫 Marco Grassi 的攝影師,近期在 OpenSea 上以 1.5 以太幣購買了一個名叫 Alien Fren #7085 的 NFT。在他買下了這個 NFT 的幾個小時之後,決定將它以 2.9 以太幣的價格售出,結果很快的就收到 OpenSea 官方的通知,說它買的這個 NFT 是贓物,因此官方凍結了這個 NFT 的交易。

Marco Grassi 不滿的,是 OpenSea 對他這樣的無辜購買到贓物第三者的動作。對他來說,他花了 1.5 以太幣購買的這項物品就這樣被凍結了,造成他投入購買的金錢因此被凍結,也無法將這項 NFT 賣出來賺取價差。而 OpenSea 這樣的行為,對被竊者、他都沒有任何的好處,反而是盜走這個 NFT 並轉售給他的傢伙,拿著他付出的 1.5 以太幣不知道在那裡瀟遙。

同樣的問題在線上遊戲時代就存在

其實,同樣的問題在線上遊戲的時代就存在。在那個線上遊戲熱門的年代,遊戲廠商經常都會面對玩家帳號被盜之後的資產追討的客服需求。為避免玩家濫用這個權利,當時大多數的遊戲公司都會要求玩家必須要先報案,然後憑著報案的三聯單找遊戲的客服單位,然後遊戲公司再進行相關的查詢與追討。

而在這追討的過程中,如果盜號者有將盜取的物品透過遊戲以外的虛寶交易網站賣給其他的玩家收取現金時,對於遊戲公司來說就會變得相當難處理。處理到最後,要嘛是被盜號者覺得不滿,要嘛是不小心買到贓貨造成損失的玩家不滿。而那個賣了現金的盜號者,除非最後警察真的能夠抓到(大多數狀況是抓不到的),通常遊戲公司也拿他沒輒。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吧,甲玩家在虛寶交易網站和乙玩家花現金買了件神兵,結果這件神兵其是丙玩家被盜的。當丙玩家報案後,遊戲公司依據記錄查出物品到了甲玩家身上,以正常的流程來說就是將甲玩家的帳號凍結,然後將這件神兵轉移回丙玩家的身上。

如果遊戲公司這麼做,甲玩家一定會覺得不爽,認為他是無辜的受害人(就像上面的 Marco Grassi 一樣,他根本不知到自己買到贓貨)。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這件神兵是贓物,而且他還花了真金白銀去買,遊戲公司造成他的損失。

但如果遊戲公司不將這件神兵轉回到丙玩家的身上,丙玩家也會不滿,覺得這件遊戲公司是爛公司,對於玩家被盜的這件事不聞不問,然後給遊戲公司冠上黑X、X賊的名號,在網路或是遊戲討論板大肆批評。

而那個拿到現金的乙玩家,那個帳號對他來說可能根本就只是幾百個分身帳號之中的一個,就算遊戲公司將這個帳號凍結了,對他來說也是不痛不癢。反正他現金在手,可以拿著賣這件神兵的錢去 Happy 一下,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類似案例很多年前銀狐就寫過類似的文章在討論,像是這篇『老闆,你要怎麼做【11】詐欺網路遊戲寶物的後續處理』就是在寫這樣的事。

也因為在網路遊戲時代眾多遊戲廠商都覺得盜號交易這方面的問題很棘手,所以在網路遊戲發展到後期我們看到各式各樣鎖住遊戲中資產,或是讓遊戲中的資產不能交易的設計。像是各式各樣的綁定機制,一般獲得的遊戲幣只能和遊戲內的NPC交易等等,這些設計都是遊戲公司為了減少盜帳號造成的影響所誕生的。

結語

隨著遊戲加上 NFT 的風行,盜號的行為隨著這個潘朵拉的盒子打開又將再次出現。在區塊鏈的時代,在號稱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使用者的資產要使用者自己負責保護。像是 OpenSea 這樣以中心化的觀念去進行管理,恐怕不是什麼好作法。

備註:NFT 是什麼(引自:維基百科

非同質化代幣(英語:Non-Fungible Token,簡稱NFT)是一種被稱為區塊鏈數位帳本上的資料單位,每個代幣可以代表一個獨特的數位資料,作為虛擬商品所有權的電子認證或憑證。由於其不能互換,非同質化代幣可以代表數位檔案,如畫作、聲音、影片、遊戲中的專案或其他形式的創意作品。雖然檔案(作品)本身是可以無限複製的,但代表它們的代幣在其底層區塊鏈上被追蹤,並為買家提供所有權證明。


您可以在這裡留下你對這篇文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