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愛,Mega Drive 魔鬼剋星(Ghostbusters)遊戲有了第 4 個角色

Mega Drive 的《魔鬼剋星(Ghostbusters)》這款遊戲,是早期相關遊戲中評價比較好的一款。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遊戲中卻沒有 Winston Zeddemore 這名角色可以扮演。於是一群這款遊戲的愛好者,透過修改遊戲 Rom 檔的方式,將這個角色加進了遊戲。

Ghostbusters

少了第四名角色的魔鬼剋星遊戲

1984 年的《魔鬼剋星》這部電影,在上映後叫好叫座,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份。而這部電影的賣座,自然也讓它授權開發了好幾款的遊戲。不過那個年代,因為硬體技術等等的原因,大多數採用這個 IP 的遊戲評價都沒有太好。而一款由 Sega 開發給 Mega Drive 的《魔鬼剋星》遊戲,是在這些遊戲當中評價較好的一款。

這款《魔鬼剋星》採用的是橫向捲軸的動作過關遊戲,玩家在進行遊戲時可以選擇要扮演那位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能力。遊戲的玩法是使用手中的武器打倒出現在關卡中的鬼魂與各種怪物,同時閃避或是跳躍躲過關卡中的機關。這樣的玩法雖然和電影幾乎已經完全無關,遊戲製作的品質還不錯,也有相當的娛樂性。

不過玩這款遊戲的玩家發現到,在進入關卡前的角色選擇畫面只能選擇創始的三名成員。而在電影中期加入魔鬼剋星團隊的 Winston Zeddemore 這位角色,並沒有提供給玩家選擇。所以國外這款遊戲的愛好者,就決定透過 Romhack 的方式,將 Winston Zeddemore 這名角色加入遊戲中。

以下的影片,就可以看到這個角色在遊戲中實際的模樣(直接到 Youtube 觀看):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由於原始遊戲的角色選擇畫面只有排三位角色,因此 Romhack 的作者是透過增加額外的操作讓玩家來選擇這個第四位角色。至於角色在遊戲中的能力,據作者表示也有給它相對的設定。當然在這邊還是要補充說明一下,像是這種 Romhack 的行為很容易踩到版權地雷,如果有散佈 Rom 檔的行為更是違反著作權相關的法令就是了。

備註說明

關於魔鬼剋星(Ghostbusters)

魔鬼剋星這部電影描述著三位原本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教授的主角,因為研究超自然現象被校長趕出學校,於是他們成立了『魔鬼剋星』開始抓鬼的生意。而隨著生意擴張人力不足所以又雇用了一名員工。在電影第一集的最後,他們面對半神 Gozer,擊敗它拯救了紐約市。

這部電影相當的賣座,Netflix 有部《電影的故事:你我的永恆印象(The Movies that made us)》影集,其中的第一季第三集就是在談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以及它上映後市場的反應以及後續的影響力,如果各位對這部份有興趣的話,可以到 Netflix 看一看。

前往 Netflix 觀看電影的故事:你我的永恆印象

1989 年電影公司推出了續集《魔鬼剋星 2》,不過本片的評價不佳,導致這個 IP 就這樣被擱置。2016 年電影公司推出了主角群為女性版本的《魔鬼剋星》,發行後獲得的評價也褒貶不一。至於 2021 年由第一部電影導演之子執導的《魔鬼剋星:未來世》上映後的評價則是在平均以上。

NES 版魔鬼剋星 2 的趣聞

當初銀狐在幫舊遊戲時代撰寫『那些消失在歷史中的遊戲公司:Cinemaware 回顧』這篇文章的時候,查到當時 Cinemaware 的《三傻行大運(Three Stooges)》這款遊戲的 NES 版本在美國地區發行時,發行商 Activision 還利用這款遊戲的片頭來宣傳它們即將推出的《魔鬼剋星 2》遊戲,所以還特製了一版搞怪的片頭:

關於 Mega Drive

Mega Drive 是日本 SEGA 公司於 1988 年推出的家用遊樂器,一般常用的簡稱為 MD。由於它是 SEGA 推出的第五款遊樂器主機,因此也有『世嘉五代』這樣的稱呼。這款主機在歐美地區推出的時候用的是 Sega Genesis 這個名稱,因此在歐美以 Genesis 來稱呼它。

這款主機的主要競爭對手,是當時任天堂的超級任天堂(簡稱超任)。為了和任天堂的瑪利歐競爭,SEGA 開發出《音速小子(Sonic)》這款遊戲。由於加盟廠商較少所以軟體陣容相較於超級任天堂弱勢一些,所以在市場的競爭上趨於下風。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