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圈,我們常會用『炒冷飯』這三個字來形容遊戲公司將老舊的遊戲重新推出(Remake)。這樣的現象,在遊戲圈並不罕見,而且越是成立久的遊戲公司,因為手中有著較多的老遊戲,所以這些遊戲公司更常會炒冷飯。

不過,就算是炒冷飯,其實玩家們也看得出來那些遊戲公司是有認真的炒,而又有那些遊戲公司只是敷衍了事的炒。炒得好的冷飯玩家會叫好,也會願意打開錢包來買單這些被稱為炒冷飯的遊戲。也因為這樣,就有了『冷飯炒得好,數錢數到爽』這樣的說法。
在新的主機上重新推出老遊戲
遊戲公司施展炒冷飯的理由千百種,最常見的理由就是在新的遊戲主機上推出老遊戲。電視遊樂器每隔一陣子就會改朝換代,隨著時光的流逝遊戲玩家也一代代的替換著。因此一些以往在舊的遊樂器主機上推出,曾經非常熱門或是很暢銷的遊戲,對於新一代的玩家來說可能從來沒有看過。也因為這樣,這種在新的主機上重新推出老遊戲的作法相當常見。
理論上,新的遊樂器主機由於時代的進步,通常在硬體規格上都會比舊的遊樂器主機要強大許多。像是遊戲畫面的解析度更大、可以顯示的顏色更多等等的硬體規格,都是遊戲公司拿來當作遊戲重新推出的好理由,像是日本的 Capcom、Square Enix 等等都是非常喜歡炒冷飯的遊戲公司。
不過呢,就算是一樣是炒冷飯,如同銀狐前面說的,有些公司很用心的在炒,有些公司則是隨隨便便的交差了事。某些打著『服務沒有完過這款遊戲新玩家』的炒冷飯遊戲,根本就是直接把原本的版本稍微強化一點點就拿出來賣錢了。而這樣的作法,不管是對從來沒有玩過這款遊戲的新玩家,或是曾經非常喜歡這款遊戲的老玩家都是很失禮的。

除了這種重製的老遊戲之外,目前我們在各個平台都會看到一些稱為『經典』的遊戲。這些遊戲通常就都是維持著原始版本的模樣,以模擬器或是其他的方式讓它們可以在新的遊樂器主機上遊玩。這一類的遊戲因為它們是以服務為主,玩家要玩這些遊戲的花費也不高,所以並不算是炒冷飯。
誠意破表的最終幻想 7 Remake
1997 年在 PlayStation 上推出的《最終幻想 7(Final Fantasy 7)》這款遊戲,於 2020 年的時候在 PlayStation 4 上推出了重製版。而這款名叫《最終幻想 7 Remake》的重製遊戲,雖然只有原作的一部份(根據官方說法會成為三部曲陸續推出),不過整著遊戲重製的程度超過了單純的畫面重製,可說是近年來最有誠意的一款重製遊戲。
從 PlayStation 到 PlayStation 4,遊樂器的硬體機能當然是提升了許多,不過這款遊戲並不只有單純的提升了遊戲的畫面,就連遊戲的戰鬥系統也從原本的 ATB(Active Time Battle)戰鬥系統變成了更接近動作遊戲的戰鬥系統。這巨大的改變,讓遊戲玩起來的感覺幾乎是變了一款遊戲。
而且除了戰鬥系統的改變之外,遊戲因為以三部曲的方式推出,所以《最終幻想 7 Remake》的遊戲整體劇情比起原作當然是短了許多。不過開發小組又增加了許多細節與支線,試圖用這樣的方式來提供更豐富的遊戲背景,也算是在重製遊戲中相當少見的。
當然《最終幻想 7》的重製版分成三部曲推出,官方的說法是為了避免遊戲的內容因為放不下而被削減。不過銀狐個人認為,這其實是某種商業上的考量。而選擇以三部曲的方式推出,一方面可以藉第一部的銷售狀況來試試水溫,並用第一部的銷售狀況來預估後面兩部的推估銷售量。
當然這樣作也有風險,那就是第二、三部的銷售量應該不會超過第一部,因為玩過第一部的玩家有可能不會持續購買第二、三部,但沒有買過第一部的玩家,正常來說是不太可能會去買第二、三部吧。
遊戲公司炒冷飯越來越有技巧
除了單純的將遊戲的畫面水準依據遊樂器的硬體來提升外,我們也會發現到遊戲公司現在炒冷飯的技巧與花樣也越來越多了。像是原本是 2D 的遊戲,重製的時候改成用 3D 或是 2D+3D 的混合技術來表現圖像。

Square Enix 在《八方旅人(Octopath Traveler)》這款遊戲在銷售上獲得不錯的成績之後,也將這款遊戲的引擎拿來製作好幾款重製的遊戲。這個被 Square Enix 官方稱為 HD-2D 的技術後來就用在今年推出的《狂飆騎士(Live A Live)》這款遊戲上,後面還有《勇者鬥惡龍 3(Dragon Quest 3)》等等的遊戲也會採用這個技術重製後推出。

到底重製遊戲是針對什麼樣的玩家
重製遊戲的目標族群是誰,是遊戲公司要這麼做之前必須要先想清楚的。是打算吸引那些曾經玩過舊版本的玩家?還是要吸引曾經聽過這遊戲名稱但沒有玩過的玩家?是單純的把畫面提升到現今的水準,就可以符合玩家的需求?還是應該要針對現在玩家的習性,去將原本舊版本中已經不符合年代的設計改掉以符合現在的玩家?
因為隨著時代的演進,玩家玩遊戲的習慣和喜好也都有了改變。一些以前覺得很正常,或是那個年代這麼做玩家可以忍受的設計,也許搬到了現在就變成煩人、惱人的設計。也有可能原始版本那樣的設計,是因為當年的遊樂器硬體或是技術上無法達到原本想做的目標,所以在妥斜的狀況下做成那樣。那麼現在的硬體、技術已經能夠做到了,是否要將它做成應該的模樣。
也有遊戲公司只是想搾乾老遊戲的最終價值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遊戲公司在重製推出老遊戲時都會想那麼多,也有不少遊戲公司只不過是想要把老遊戲的最後價值給搾乾。反正再推出一次不用花太多成本,能夠騙到多少玩家買單就算是多賺到的,也有不少的遊戲公司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在做事的。
懷舊是門好生意,特別是這些年打著懷舊的名義還真的很有效。不過身為消費者的各位玩家,還是要張大眼睛來分辨每間遊戲公司是怎麼在操弄各位的情懷。對於那些不用心的炒冷飯遊戲作品,我們要懂得拒絕不買單,用我們消費者的力量告訴遊戲公司『你這樣的行為我們是不會這麼容易上當的』。
只有透過消費者的力量,把那些不用心的炒冷飯遊戲淘汰掉,讓遊戲公司好好的正視遊戲重製的這件事,這樣未來我們才能玩到更多被精心重製的遊戲呀。
( 本文刊登於 舊遊戲時代 No.26 )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