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綠寶石爭奪戰(Gemstone Warrior)》是1986年由加拿大Paradigm Creators開發,交給以戰略遊戲聞名的Strategic Simuilations Inc(縮寫SSI)發行的動作冒險遊戲。由於銷售的成績相當不錯,所以很快同一年又推出了續集《綠寶石勇士(Gemstone Healer)》。

在《綠寶石爭奪戰》這款遊戲中,玩家扮演的主角將要進入充滿著各種魔物的冥界迷宮中,找回被邪神Nicodemius奪走的綠寶石。根據古老文獻的記載,綠寶石被切割為五塊碎片,玩家要在迷宮中找到這些存放在寶箱中的綠寶石碎片,然後在時間限制結束前返回迷宮的入口處,祭司們才能將你由冥界傳送回來拯救生命危在旦夕的公主。

遊戲有三個不同的難度,難度越高代表著迷宮越複雜,迷宮內的魔物越多,所以要能夠成功的從迷宮中找到五片綠寶時碎片的困難度也就越高。因此在初次進行遊戲的時候,大多數的玩家都會先選擇Beginner這個難度來挑戰。等到玩家對遊戲越熟練,或是已經能夠完成Beginner難度的挑戰時,再選擇Normal或是Kamikaze的難度即可。
遊戲開始的時候,玩家控制的角色會擁有一把有著有限數量箭矢的弓。當玩家在迷宮中攻擊魔物的時候,箭矢的數量就會減少。玩家可以在迷宮中找尋寶箱,或是搜索死掉的魔物,可以由這些地方獲得箭矢或是箭匣的補充。而除了弓箭之外,在迷宮中還可以獲得各式各樣的道具,有些可以補充您的生命,有些則可以讓你暫時的隱身或是變身為魔物。

而迷宮中有著各種的魔物,有些低階的魔物不會主動攻擊玩家,所以可以繞過它們或是先下手為強解決它們。有些則是會主動追擊玩家,因此隨時注意四週傳來的聲音,如果傳來詭異的聲音時,通常就是由魔物在您的週圍了。被這些魔物攻擊會損失生命,有些還會讓玩家中毒,當玩家的生命值降到零的時候,就會葬身在迷宮中。

遊戲的冒險時間只有35分鐘,在時間的壓力下是沒有辦法慢慢探索的。而且當你收集到五片綠寶石的碎片時還要返回出發的地點,這代表著你一方面要探索,另一方面還要記住自己沿路經過了那些地方。這樣當你收集到五片綠寶石碎片的時候,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沿著原本的路線逃出迷宮。35分鐘的時間並不算很長,所以玩遊戲的時候還滿讓人覺得緊張的。
這款遊戲的一大特色,就是玩家每一次進入遊戲時,迷宮的結構都不同。遊戲中給玩家冒險的迷宮是隨機生成的,因此就算你前一次成功的逃出了迷宮,下一次再完又會面對不同結構的迷宮,這讓遊戲擁有不錯的重玩性,玩家可以一次又一次的重複挑戰。這樣隨機生成的模式我們會稱它為Rouge Like迷宮,在那個年代採用這種設計的遊戲很少見。

雖然說每一次冒險的迷宮都是隨機生成的,不過它的結構大致上是一樣的。玩家會先經過一段森林區,然後會進入城堡般的地形,接著又是一段叢林地帶。等到穿過這個叢林地帶,就來到了最終隱藏五片綠寶石碎片的城堡。透過這地形上的變化,玩家在進行遊戲時可以大略的抓得出來自己目前的進度。
遊戲可以使用鍵盤和搖桿來進行遊戲。從前面的描述,各位可能會覺得這款遊戲玩起來的感覺應該很像遊樂器上的遊戲,因此很適合使用搖桿來玩吧。不過事實上,這款遊戲在操作上的設計不是那麼平易近人,所以剛開始玩的時候需要花一點時間練習並熟悉它的操作模式,不然在遊戲進行時很容易出錯。
舉個簡單的例子好了,像是這種有移動也有攻擊的遊戲,我們腦海中想到的應該是使用搖桿控制人物的移動,然後按按鍵使用手中的武器攻擊敵人吧。但是這款遊戲提供的兩種搖桿操作模式,第一種玩家要移動人物的時候要按著按鍵表示要移動,然後扳動搖桿角色就會往扳的方向前進。而攻擊的時候,則是要先按著另一個按鍵,然後扳動搖桿,角色就會往搖桿扳動的方向進行攻擊。
這種操作的設計,會讓玩遊戲的人在進行遊戲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不小心的按錯按鍵做出錯誤的動作。相較之下,鍵盤的操作反而比較符合人性,IJKL四個按鍵控制人物的移動,ASD三個按鍵控制攻擊的方向。對於一款可以選擇鍵盤或是搖桿來進行遊戲的動作遊戲來說,居然使用鍵盤比起用搖桿來得容易玩,這實在是很讓人意外的狀況。
當玩家找回五片綠寶石碎片,同時順利的逃出迷宮之後,遊戲會依據玩家在迷宮中獲得的財富來給予排名。在遊戲的標題畫面可以看到玩家的排行榜,第一名的玩家會獲得Knight的稱號、第二名會獲得Champion的稱號、然後三到五名的稱號為Warrior。所以玩家的目的除了要找回五片綠寶石碎片,也要盡量的在迷宮中收集財富。

根據網路上的資料,《綠寶石爭奪戰》的銷售成績相當不錯,光是在北美地區就有著五萬套的銷售量。所以打鐵趁熱的遊戲公司很快的就推出了續集《綠寶石勇士》。但是,這個續集遊戲其實和前一代沒有太大的差別,玩家又再一次的要進入迷宮收集五片綠寶石碎片。只不過這一次不用帶著綠寶石碎片逃出迷宮,而是要在迷宮中找到可以修復它的祭壇。

雖然說遊戲的畫面有做一些改良,迷宮中出現的魔物以及各式各樣的道具也變得更多。不過這款續集和前一代的差異並不大,就連遊戲的背景故事也給人偷工減料的感覺。所以二代的《綠寶石勇士》不意外的在銷售上非常的失敗,在北美地區的銷售量只有六千套,和前代相比整整少了一個零。
《綠寶石爭奪戰》最早推出的是Apple II的版本,然後移植到Atari、Commodore 64還有一些日本的電腦系統上。比較讓人意外的,是它還有移植到Macintosh。在那個Macintosh還是單色螢幕的年代,這款遊戲移植的版本表現如何很讓人好奇。至於銷售失利的《綠寶石勇士》,則是推出的時候有Apple II與Commodore 64的版本,後續沒有再移植到其他的平台了。

就動作冒險遊戲來說,一代的《綠寶石爭奪戰》雖然搖桿的操作設計得很奇怪,不過遊戲的娛樂性不錯,再加上隨機的迷宮讓遊戲可以不斷重複玩,所以是一款相當不錯的遊戲。至於續集的《綠寶石勇士》就根本是款以為能再撈一票出來混的遊戲,如果不仔細看還不太容易分出它和前一代的差異,如果當初是以資料片而不是續集遊戲的模式推出,可能評價會好一些吧。
( 本文刊登於 舊遊戲時代 No.26 )
( 這篇是原始稿件,發表時編輯有略做內容的刪減 )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