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產業歷史故事【39】那個無視著作權(Copyright)的國產遊戲時代

昨天在《吹著魔笛的浮士德》的臉書粉專回應一篇網友的留言,提到當年台灣國產遊戲還在那個無視版權(Copyright)的年代,台灣的遊戲公司直接抄日本遊樂器上的遊戲做出 PC 版的往事。在那個國產遊戲剛萌芽的時代,有很多類似的案例。回想著這段歷史的時候,就想起了關於《三國演義》封面的這件事。

Copyright

在那個國產遊戲剛剛起步的年代,大多數開發遊戲的都是對遊戲有興趣的學生。基於喜歡玩遊戲所以就想要做遊戲的這個想法,銀狐也在那個時候投入了這一行。因為是喜歡玩遊戲所以來做遊戲,所以大多數人做的遊戲都有著許多國外遊戲的影子。直接『參考(模仿)』國外知名的遊戲,更是很常見的事。

而那個時代台灣的電腦市場也沒有什麼著作權觀念,大多數人在購買電腦時,老闆都會『好心』的幫你在電腦裡灌一堆各式各樣的軟體。這些軟體包含了中文系統、字型、各種工具軟體以及遊戲。而當時最常被『幫忙推廣』的遊戲中,大宇的《大富翁 2》以及智冠旗下軟體世界的《三國演義》是很常見的兩套遊戲。

早期《三國演義》的遊戲封面

這款《三國演義》是智冠科技(當時用軟體世界這個品牌)於 1991 年發行的回合制策略遊戲。遊戲的玩法很明顯的是受到日本光榮(Koei,現在的 Koei Tecmo)當時推出的遊戲《三國志》系列的啟發。不過那個年代《三國志》雖然有電腦版,但是在日本系的電腦(PC-88/98)上,和我們所使用的 PC 並不相容。相容 IBM PC 的版本則是晚了很多年,才有推出英文版本。

而《三國演義》雖然是參考了《三國志》這款遊戲。不過在遊戲的畫面表現、語音上都強化了不少,再加上有『中文』的這個優勢,所以在當時的台灣遊戲市場可以說是非常暢銷的遊戲。也因為這款遊戲非常的好玩,所以才會被賣電腦的老闆們這麼好心的幫忙安裝到每一台賣出的電腦上。

日本光榮《三國志 2》的遊戲封面

不過呢,有玩過日本光榮版本《三國志 2》的玩家,很快的就發現智冠軟體世界版本的《三國演義》的遊戲封面似乎有點眼熟,感覺就是直接把日本光榮版本《三國志 2》的封面剪了一塊來用。由於當時日本光榮的遊戲在台灣並沒有合法的代理商,所以這個狀況就這樣持續了好一陣子。

更換後的《三國演義》遊戲封面被人說是『毀容版』

然後有一天,現在已經消失的第三波宣佈簽下了日本光榮的代理權,正式取得日本光榮一系列遊戲在台灣地區銷售的權利。在第三波取得代理權之後,當時市場上各廠商盜版的日本光榮遊戲立刻開始回收。而《三國演義》這個盜用人家遊戲封面的呢,也為了避免日後發生法律糾紛,趕快換了個版本。

歡迎到『遊戲產業歷史故事(分類連結)』看看銀狐寫的其他歷史故事。

著作權(Copyright)

著作權,俗稱版權,是著作權人對其作品所專有的權利。廣義的著作權還包括鄰接權,許多國家將其一併規定在其著作權法律規範中。

著作權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是保護思想本身,因為在保障著作財產權,此類專屬私人之財產權利益的同時,尚須兼顧人類文明之累積與知識及資訊之傳播,從而演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的設計,均不屬著作權所要保障的對象。

著作權是有期限的權利,在一定期限經過後,著作財產權即歸於失效,而屬公有領域,任何人皆可自由利用。在著作權的保護期間內,即使未獲作者同意,只要符合「合理使用」的規定,亦可利用。凡此規定皆在平衡著作人與社會對作品進一步使用之利益。

以上文字引自 維基百科 關於 著作權 的說明

One comment

  1. 軟世自己畫的封面也劣化得太嚴重XD
    智冠老闆印象中不知道哪裡的訪談有看過,他就是將遊戲當成純粹的商品,只看市場不談理想。
    不知道還有沒有王董的卦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