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遊戲產業在自力研發這個部份一直很有限,很多新公司在進入這個產業時會選擇代理遊戲的業務。在代理遊戲的這一行裡,挑選合適 (能賺錢) 的產品是一門大學問。特別是在遊戲尚未推出,只能憑著遊戲畫面和說明來預估遊戲是否能賣座時,就好像是在賭馬似的是種類似賭博的行為。
還在單機遊戲的時代裡,國內有 S 和 U 兩家公司都有代理國外某家知名遊戲公司的遊戲。因為兩家公司都和這家國外遊戲公司有合作關係,因此每當這家國外的遊戲公司有新遊戲推出,S 和 U 這兩家公司就會各自從中挑選有興趣代理的遊戲。如果雙方有挑到同樣的遊戲就以競價方式來競爭;若是沒有衝突的話就各自代理所選擇的遊戲。
有趣的是,不知道是 U 公司負責挑選遊戲的人手氣比較好;還是 S 公司負責挑選遊戲的人眼光較差,經常發生 U 公司挑中的遊戲在台灣推出後賣得不錯;但是 S 公司挑選擇的遊戲老是落到個滯銷的下場。
這個現象到了線上遊戲的時代也是一樣,當台灣遊戲公司紛紛以代理遊戲為主業的時候,為了要爭奪尚未上市遊戲的代理權,遊戲公司也只能用賭運氣的方式來挑選要代理的遊戲。
目前在國內線上遊戲業務前幾名的某 G 公司,旗下某款遊戲目前的成績相當不錯。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款遊戲原本並不是 G 公司的代理目標,當初 G 公司向韓國 N 公司洽談的其實是另一款 M 遊戲。而這款目前在台灣非常熱門的遊戲,在當時是以包裹的方式一起授權給 G 公司的。(換句話說,就是代理 M 遊戲附贈的)
當這兩款遊戲的代理權取得後,G 公司的內部立刻展開了一場爭奪的風暴。原本代理目標的 M 遊戲,被某個營運營運團隊取得了主控的權利,而這個附屬的遊戲,則是交給一位比較不受重視的營運主管。這位主管雖然心有不甘,不過也只有接下這個公司內不被看好的專案。
事情就是這麼奇妙,結果這款被 G 公司當作主力的 M 遊戲成績並沒有很理想;反而是這個沒人看好的遊戲意外的大紅大紫,創造出非常驚人的營運成績,讓 G 公司藉著這款遊戲重新的獲得驚人的業績。
而這位原本爭奪 M 遊戲失利的營運主管,也因為 M 遊戲的業績讓他得起跳槽到另一家公司,獲得更好的待遇以及官位。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
Maple Story?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