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產業歷史故事【09】能力成績不敵老闆關愛的眼神

遊戲並不是一個人就能做的,團隊合作在任何公司中都是很重要的。在許多產業的報導中,都會提到人才的運用是任何公司成功的關鍵。同樣的,在遊戲產業中也是這樣,老闆是否能夠妥善的運用人力,將每個員工放在正確的位置上,也會決定一家公司是否能夠成功 (講得現實一點就是賺錢) 。

不過,老闆也是人,特別是在遊戲產業還不成熟時,遊戲公司的 『人治』情況就更為嚴重。當老闆的用人不看能力、成績,只看自己的偏好時,一間公司會變得如何呢。

故事的主角是 R 公司的 Z 老闆,這位老闆對於遊戲可說是外行,當初因為某個意外進入了這個行業。由於老闆本身對於遊戲並不是很瞭解,因此要接受那個員工的意見就變得很重要了。

這家公司有位 E 先生,這位 E 先生的特色就是非常的能說,雖然沒有太多實務經驗,不過理論總是能夠朗朗上口。和大多數遊戲研發者不擅言詞的狀況相比,這位 E 先生總是能說出讓老闆欣賞的話。很快的,這位 E 先生就成為 Z 老闆的重要幕僚。

雖然說 E 先生在公司裡的職位不過是個一般的主管,不過在 Z 老闆的寵愛下,E 先生開始訂定公司裡的各種研發制度,並且以訂定制度者的身份,不斷的檢討其他員工的工作狀況。由於 E 先生沒什麼研發遊戲的經驗,因此他所訂定的制度在執行上有很多困難,也造成許多員工的反彈。

沒過多久,E 先生的機會來了。公司一款遊戲在推出測試後反應不佳,於是 E 先生接下了這款遊戲的專案經理,有了這款『重要專案』在手,E 先生的態度更是囂張了,因為這款遊戲對公司很重要,所以 E 先生要求其他的專案必須前來支援,若是有人不願意支援,就扣上一個『不顧公司重要專案』的大帽子。

就這樣,在 E 先生的努力下,一年後這個專案還是陣亡了。當然 E 先生不會承認自己做的不好,把責任全部推給前任的專案經理。(反正前任專案經理已經離職了,離職的人就是要背黑鍋)

雖然責任推給了前任,不過在 E 先生帶領專案的這一年裡,又幫公司燒掉了好幾千萬。而且原本承諾該做到的事一項都沒做到,所以 E 先生暫時安靜了一段時間。

不過,E 先生不愧是老闆寵愛的員工,沒過多久,公司又要再開新的案子,而老闆又打算把這個案子交給 E 先生。

照理來說,一個曾經幫公司燒掉許多資金又沒有成功的員工,在老闆的眼中應該信任度會降低才對。不過 Z 老闆似乎忘了之前的事,也忘了 E 先生當初所承諾的事沒一件做到的,不顧其他主管以及幹部的建議,E 先生又再次拿到這個公司重要專案的專案經理一職。原本安靜了一陣子的 E 先生,在拿到權力後故態萌發,又開始他那囂張的行為。

就這樣,又過了一年。原本承諾一年可以完成的專案,E 先生表示因為案子的規模變大,所以要再延半年。也因為這案子對公司很重要,所以 E 先生要求增加更多的人力。

同樣的,Z 老闆不聽其他主管的話,再一次的表現對 E 先生的信任,要人有人、要錢給錢,整個專案就這麼又做了半年。

半年後,案子還是沒有完成,E 先生對公司表示因為市場的狀況有改變,所以還需要半年的時間調整。不過 R 公司在這一年半的燃燒下,公司的營運已經出了狀況。

為了支援 E 先生這個所謂『重要』的大作,公司裡停掉了其他的專案,使得這一年半中沒有任何一款產品上市。而公司加人加預算讓 E 先生盡情發揮的大作,卻遲遲沒有完成。

就這樣在資金燒完的情況下,這家 R 公司就這麼陣亡了。

在這家 R 公司中,有業界非常有經驗的研發人員;也有曾經做過不錯產品的營運人員。當 Z 老闆決定要讓 E 先生做這些事的時候,這些人都曾經提出過反對的建議。不過眼看著 Z 老闆不斷的因為寵愛 E 先生所以同意 E 先生的做法時,這些人也一個個失望的離開了 R 公司。

有時候,一家公司的存亡公司的老闆承擔了非常多的責任。而老闆如何選擇要讓那個員工來承擔公司的大任,更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如果不看能力、不看成績,只憑自己的喜好來運用員工,那 …. 後果就只能由老闆自己來承擔。

如果時光可以回到從前,不知道 Z 老闆會做什麼樣的選擇?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