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產業歷史故事【12】囂張的員工是老闆縱容出來的

早期臺灣的遊戲產業中,『人治』的情況相當的嚴重。由於大多數的遊戲公司都是中小企業,因此老闆的行事風格往往也影響了一家公司的未來。在之前的『能力成績不敵老闆關愛的眼神』這篇文章中,就曾經提出一個老闆因為自己私心用人不佳導致公司關門的實例。

事實上,除了這種因為『愛將』而將公司搞垮的狀況外,還有一個更常見而嚴重的狀況。在某些公司中,我們常會看到某些囂張跋扈的員工。這些人在公司中明明不是什麼高層主管,但是做起事情來目中無人,有時候連他的上司或是上層單位都拿他沒有辦法。通常會有這種狀況,大多是這位員工的背後有靠山。

故事是發生在 G 公司,G 公司是家研發遊戲的小公司,公司裡的研發人員大約 20 人左右。在 G 公司裡,有一個支援單位,主要的工作內容是協助研發單位撰寫遊戲手冊。

在這個支援單位中,有一位 R 先生,這位先生雖然不過是個基層的員工,不過在公司裡卻屌得不像話。任何部門裡他看不順眼的事情他都要管,連他不懂的遊戲製作都要插上一手。這位 R 先生不懂技術,對遊戲的認識也非常少,雖然在遊戲公司任職,不過他從來不玩遊戲,也不願意花時間去瞭解遊戲。

這樣的人來插手遊戲研發,研發單位的人自然不會高興,因此雙方難免會發生一些口角。就這樣,研發單位和 R 先生的磨擦越來越嚴重。

研發單位裡兩個專案的負責人,分別是 M 先生和 S 先生,對於 R 先生這種外行指揮內行的行為都非常不滿意。不過兩個人的個性不同,因此對 R 先生的態度也不太相同。M 先生的個性比較溫和,所以他雖然對 R 先生不滿意,不過盡量不發作;而 S 先生個性比較直,每次 R 先生提出荒謬的意見時都會直接衝回去。

隨著時間慢慢的接近農曆春節,公司裡的兩個案子都快要完成了,隨著上市時間的接近,自然要開始撰寫遊戲手冊及相關文件了。於是兩個案子都將資料交給支援單位的 R 先生,讓 R 先生開始準備。

由於之前的磨擦,所以 R 先生看 S 先生非常不順眼,因此 R 先生表示「他沒有時間做兩個案子,他只想專心做 M 先生的案子。」

在 R 先生的部門裡,還有其他的員工,如果不打混仔細分工的話,其實應該是兩個案子都可以配合的。不過 R 先生這麼說,老闆也沒有什麼意見,於是 S 先生的案子就這麼被壓著,讓 R 先生的部門先處理 M 先生的案子。

結果,就是這麼不巧,M 先生的案子因為完成前發現重大的 Bug ,於是案子沒有在過年前完成,而 S 先生的案子雖然完成了,但是因為支援部門什麼事都沒有做,結果也無法在過年前順利上市。錯過了農曆春節這個遊戲產業重要的買季,這家 G 公司本年的業績自然不佳。等到過了農曆春節遊戲再推出,銷售的成績也相對少了許多。

在產品推出後,S 先生決定離開 G 公司。在他和行政人員辦理相關的手續時,才知道原來 R 先生是老闆太太的姪兒。仗著自己和老闆的關係,讓 R 先生在公司裡作威作福。

而在 S 先生離開後,S 先生的團隊有一半的人也跟著離開 G 公司,一夥人轉投到當時在通路方面做的不錯的 W 公司旗下。在 S 先生離開後,R 先生還是維持他那一貫囂張跋扈的作事方法,沒過多久,就把 M 先生的團隊也氣走了。而 G 公司在原本的兩個團隊都離開後也元氣大傷,後來也就這麼退出了遊戲業。

在很多公司裡 (越是制度不正常的公司越常見) ,我們都會發現有些員工囂張到了無法無天的狀況。明明制度上就是應該怎麼做的,但是這些員工就是可以不理會制度亂搞。通常來說,這些囂張的員工不是白目、就是和老闆或是重要股東有裙帶關係,有的時候,某些囂張的員工更是和老闆有著不正常的男女關係。

這種員工的出現,對於公司都是傷害。雖然說這些囂張的員工不對,但真正要怪的是讓這些員工囂張的老闆。就算是老闆的親戚、就算是老闆的情人,當制度上有規定時,身為老闆的人必須要阻止這些人破壞公司的制度。否則當公司的制度一旦被破壞,想要重建就很困難了。

臺灣的遊戲產業雖然這麼多年,也很多公司已經脫離了早期中小企業的規模,不過若是不擺脫這種『人治』的狀況,是很難長久經營下去的。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