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神戰記遊戲評析

遊樂器在國內一直有著廣大的遊戲人口,而一群自遊樂器轉入電腦遊戲的玩者更是遊戲界的最佳顧客,一些「類遊樂器」風格的遊戲也一一出現在電腦上,像是「勇者鬥惡龍」、「吞食天地」這些由遊樂器中移植來的遊戲。而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魔神戰記」就是這樣一個「類遊樂器」的遊戲,它雖然不是從遊樂器移植來的,但是卻有著遊樂器的風格。

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名叫「塞亞星」的地方,星球上有著四大族人共同生活著他們分別是「風之族」、「妖精族」、「獸人族」、及「魔法族」。有一天,一道奇異的光線照射在賽亞星上,使一部份的人發生了突變,這些突變人受到正常人的歧視,最後被趕到一座荒島士,人們稱它們為「魔族」。以上所說的就是這個遊戲的部份故事,遊戲中的一些角色、名稱,也都或多或少有著遊樂器的風格。就連遊戲封面上那名主角的造形,也與日本鳥山明所畫的「七龍珠(Dragon Ball)」漫畫中的主角孫悟空有些類似(這一點到是與遊戲中的「賽亞」星有些關係,漫畫中的孫悟空是塞亞人嘛)。

就整個遊戲的操作介面上來說,也是所謂的遊樂器操作介面,這一類的操作界面有著簡單易學的特性,玩家只須要記住方向鍵及一個選擇(Spacebar)、一個取消(Ctrl)在進行遊戲時就不再需要其他按鍵了。這種作法與一些美國式的遊戲動不動就要「五爪金龍」的按著所有鍵盤按鈕來說,的確是方便了不少。這是自於遊樂器所擁有的按鈕不多,所以自然地採取了這一型的按鍵方式。這個遊戲由於採取了這一類型的控制介面,所以玩者在進行遊戲時會感到相當的方便。本遊戲也支援了大宇搖桿卡,自然可以完全提供「遊樂器式」的感受。

「魔神戰記」的故事結構還算不錯,即使主角成為超強之後還需要六個小時左右的奮鬥才能玩完,劇情可說相當豐富。遊戲中有「人魚公主」、「神燈」、「倩女幽魂」..等等故事的運用,在故事的連貫上還算不錯一些基本該有的「起承轉合」都有交待。不過這個遊戲採用了所謂「線式」的劇情走向,玩者必需一步步的跟隨著設計者的設計路程去完成遊戲,若是違反遊戲路線去玩,可能會有問題無法解決或是遊戲就沒辦法繼續進行下去。就以遊戲中第三名角色加入的時機來說,玩家必需經由「獅王城.>關卡.>廢墟」的順序,才能在廢墟中見到第三名角色。若是玩者先行前往廢墟恐怕「找破了頭」也找不到他。故事中有一個小BUG(筆者所發生的情形),在遊戲中的第四名伙伴是在魔法王國的魔法學院中,在筆看第一次進入這座城鎮時,沒有去找這名伙伴就離開了。等到筆者到了溫泉鎮時,居然由現了第四名伙伴的對話!這時我才知道漏掉了第四名隊員,於是再趕回前面的城市找尋她。這大概是測試的時候沒有發現吧?

本遊戲的音效相當悅耳,這一點在大宇所出品的遊戲中都是有著一定的水準輕柔優雅的曲風隨著遊戲進行而不斷的變換,使得遊戲的娛樂性加強了不少。至於本遊戲的作畫水準也不算差,不過採用的是VGA 16色 而不是256色。將色盤抓下來一看,遊戲中用的大多是十六色的漸層色,這樣雖然可以把一些造型畫的很漂亨,但是卻犧往了顏色,使得遊戲中的顏色變化性較少。初看到這個遊戲的時候令我覺得很納悶,畫風一點都不像大宇以往美工的用色方法﹔等到遊戲結束看到謝幕時,這個問題才獲得了解答。原來這個遊戲從程式到美工都是作者自已一手包辦,這實在是了不起,也無怪乎沒有大宇職業美工的風格。本遊戲在魔法的表現上也算是相當不錯的,每一種魔法都有著不同的視覺效果。像是火燄魔法,玩者可以看到火燄打向敵人。而敵人也都有著攻擊、被攻擊的造型來切換,在視覺上有不錯的效果。

這個遊戲的大體結構還算不錯,不過卻有難度控制不佳的情況。以遊戲一開始來說,玩者可能經常會有「全軍覆沒」的情況發生,而每場戰鬥的收獲,也少得可憐。對於一些較沒有耐性的玩者來說,可能馬上就祭出各種修改程式來。遊戲的升級速度也不是很快,有些地方也不免會陷入「苦練功」的情況。仳外,遊戲最終魔王的難度似乎也高了些,主角的生命最大值是六百至八百點,而魔王每一擊可以造成約三百點的傷害,在戰鬥時光是忙著補充生命就來不及了,那還有餘力去對付魔王呢?

就整個遊戲的結構來說,它算是個相當均衡的遊戲,有著較豐富的劇情(有故事內容及長度),以及簡易的操控介面,讓人能很快的接受它。其次它的遊戲趣味性也不錯,雖然某些情節有些無趣,但是整體的趣味性仍然不錯。可惜遊戲本身的說明書寫得相當「單薄」,遊戲本身處處流露出「一人小組」的風格,希望作者的下一個作品能有更多的支援與改進,則成果應是會更令人刮目相看。

(1992.12 發表於電腦玩家雜誌)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