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台灣的遊戲產業還在盜版時代,那時候由於遊戲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因此我們接觸到的都是完全英文的遊戲。在那樣的年代裡,會去接觸電腦遊戲的玩家,大多是高中以上的學生。因為要吸收這些完全英文的遊戲,如果不是對遊戲有著狂熱,同時又有著一些基礎的英文底子,是很難上手的。由於那個年代裡接觸遊戲的玩家年齡層通常比較高,因此這群玩家大多有著較成熟的心態。
隨著中文遊戲的出現,電腦遊戲的玩家年齡層開始下降,一批批新進入遊戲市場的玩家,靠著中文的遊戲,也在遊戲族群中形成一股主力。也因為這群新的玩家年齡層較低,對於純英文的遊戲接受度不及老玩家,因此漸漸的這群主力也影響了台灣的遊戲市場,中文的遊戲變得比英文的遊戲來得搶手。看到這狀況的台灣遊戲廠商,一方面開始投入人力研發中文遊戲;同時也開始將英文的、日文的遊戲中文化,讓這些玩家也能用自己熟悉的語言來接觸這些遊戲。
接著網路遊戲出現了,在遊戲公司的大力宣傳下,又有一波新的玩家進入遊戲市場,而這一批玩家的年齡層更廣、不同的背景以及不同學歷的玩家,讓台灣的遊戲市場變得更加的熱鬧。不過也正因為各式各樣的玩家湧入遊戲市場,也使得遊戲的生態隨之改變。部份的玩家忘了遊戲是用來娛樂的,而深深的陷入這個聲光燦爛的遊戲世界。而原本應該是玩遊戲的這個狀況,有些人卻因為無法自拔而形成了被遊戲玩的現象。這些玩家“入戲”的程度,是許多遊戲產業分析者所不能瞭解的。
到底這些深陷其中玩家的症狀有多嚴重呢,我們可以看看最近幾款網路遊戲的狀況。由遊戲新幹線所代理的這款《仙境傳說》,在玩家之間有著「斷線、Lag、修不好」的順口溜。問題是當我們看看這款遊戲的狀況,就會發現有些玩家雖然每天罵個不停,不過叫他們不要上線去玩好像會要了他們的命。這樣的情況,就像有些人邊看灑狗血的八點檔罵個不停,可是每天還是準時收看一樣。而玩家如此無法自拔的持續玩該遊戲的症狀,到現在似乎還沒有什麼改變。
比這還嚴重的症狀,就是把自己所玩的遊戲捧在心口,對於其他的網路遊戲,會採用不理智的語言或是文字去批評。就以最近在遊戲基地的討論板上,因為雷爵資訊的《童話》這款遊戲的排名向上爬,導致部份《魔力寶貝》以及《神之領域》的玩家發表了一些相當“有趣”的言論。說實在的,遊戲基地的排名高低有這麼嚴重嗎?難道說這些玩家所在玩的遊戲會因為排名降低而消失嗎?畢竟這世界上不會只有一款遊戲,每個玩家只要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遊戲就好,又何必去管其他的遊戲如何呢?
筆者曾經和某些網友聊過,其實遊戲是用來娛樂自己的。它不像陽光、空氣、水那麼重要,少了它也不會讓你活不下去。既然遊戲是這樣的東西,那麼各位是不是應該用比較輕鬆的方式來面對它呢?看著應該是被玩的遊戲反而控制了在玩的人,這現象讓筆者真是無法理解。就請大家深呼吸一下,仔細的想想自己是在玩遊戲還是被遊戲玩吧。
(2003.02 發表於網路遊戲雙週雜誌第23期)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