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線上遊戲公司的海外行


台灣的遊戲市場,說小不小;說大不大。對於在台灣的這些遊戲公司來說,在面對著國內激烈的競爭後,都希望能有將自家遊戲行銷海外的夢想。不過在單機遊戲的時代,台灣的遊戲在技術能力上比不上歐美的遊戲;而日本的市場雖然和台灣的距離很近,但是因為日本幾乎都是遊樂器的天下,所以台灣出產的PC Game想要進入那個市場也非常的困難。在這段時間,雖然也有少數的遊戲成功的行銷到海外,不過比例上來說畢竟是少數。

隨著線上遊戲的開始流行,台灣的遊戲廠商也開始隨著轉型,拜歐美、日本等國對於線上遊戲不那麼重視的福,使得台灣的遊戲產業在歷經了韓國的線上遊戲衝擊後,也發展出國內的線上遊戲產業。在這段時間雖然國內的線上遊戲市場引進了非常多的韓國線上遊戲,把整個市場擠得滿滿的,不過在夾縫中也出現了許多國內自製的線上遊戲。仔細算算國內這幾年推出的線上遊戲也超過了十幾款,雖然裡面有些遊戲沒有活到開始收費;有些遊戲則是勉強的撐到開始收費卻沒什麼人玩,不過在這激烈的競爭中,也有數家遊戲公司的自製線上遊戲在淘汰中生存了下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目前市場上已經可以看到數款台灣自製的線上遊戲了。

由於台灣的線上遊戲產業這幾年已經非常的擁擠,因此有能力開發出自己產品的遊戲公司自然不會只將自己的眼光看在台灣,於是這些公司開始拿著自己的產品向著海外前進。當然在這海外行的過程中,也有一些遊戲公司犯了嚴重的錯誤,像是某家公司手上幾乎沒有自製的線上遊戲,於是拿著幾款韓國代理的遊戲想到日本去闖,結果自然是碰了一鼻子的灰,讓公司遭遇到重大的打擊。至於有的遊戲公司則是因為自製的產品有著區域性的特色,因此只將外銷的目標放在同文同種的華文地區,臨近台灣的香港以及中國大陸,就在這樣的策略下成為台灣遊戲廠商的重要目標。

過去一年,大陸的遊戲市場也開始改變了,當地的產業也發現到了線上遊戲的商機,於是許多新的競爭者也開始出現在中國大陸。這樣的現象使得台灣的遊戲公司漸漸的失去了優勢,原本以代理韓國遊戲到中國大陸經營的公司,隨著韓國廠商直接到中國大陸找尋合作的夥伴,台灣廠商的優勢也漸漸的流失。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台灣廠商沒有自己的研發能力,手中沒有自己的商品,恐怕很快的就會被擠出中國大陸的市場。而部份比較早踏入自製遊戲的廠商,這幾年也開始漸漸有了成績,除了中國大陸之外,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等地,也開始有台灣廠商的產品成功的進入。台灣遊戲廠商所研發的線上遊戲也許在技術能力上還不及歐美,不過憑著及早踏入這些市場的優勢,也開始呈現了成績。

筆者曾經在這個專欄裡多次的提到,台灣的遊戲廠商在踏入線上遊戲的領域後,絕對不能只代理國外的遊戲。如果不及早開始投資研發,那麼隨著市場形勢的改變,手中沒有擁有產品的公司將很難生存。雖然韓國的市場上有許許多多可以代理的遊戲,不過隨著韓國廠商將亞洲地區的市場不斷的切割,以後台灣遊戲廠商就算簽下韓國遊戲的代理權,所能夠經營的區域恐怕也會只剩下台灣。如果只有小小的台灣市場,要如何去負擔龐大的代理遊戲授權金呢?

去年在日本舉行的Tokyo Game Show,台灣的遊戲廠商在國內政府單位的協助下參加了展覽。這次展覽雖然不是台灣的遊戲公司第一次到日本參展,不過卻有著還算不錯的反應。由於那次在Tokyo Game Show的展覽獲得不錯的評價,因此在今年將要在美國Los Angeles展開的E3也將有台灣館的出現。對於有投資研發線上遊戲的公司來說,這將是另一個讓自己產品在海外曝光的好機會。藉由這一次又一次的參展,也能夠讓台灣的遊戲有更多的機會走向海外。希望台灣的遊戲廠商能多努力,將自己的產品盡量的推向國際為自己公司爭取更多的機會。

(2004.02 發表於網路遊戲雙週雜誌第47期)


您可以在這裡留下你對這篇文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