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公司很小氣,遊戲小組跳槽了

對於大多數的台灣玩家來說,他們最關心的,其實只有自己喜歡的遊戲好不好玩而已。由於台灣的遊戲產業至今的歷史並不算很長,因此對於遊戲以外的事情,大部份的玩家並不是那麼的重視。其實隨著遊戲這一行漸漸的變成了一個產業,除了遊戲公司本身的營運之外,遊戲公司的人事以及人員的變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事。畢竟遊戲是由“人”來製作的,因此人事的異動其實對於遊戲公司的影響是相當重要的。

如果各位讀者有在注意海外的遊戲界,應該會注意到經常可以看到遊戲界知名人士職務異動的消息。像是以《創世紀系列》聞名的Richard Garriott (或稱為Lord British) 當年在離開自己一手創立的Origin System後,相關的遊戲界新聞就不斷的傳出;而一手創立Interplay的Brain Fargo,由於公司經營權的問題,後來也離開了這家公司重新創立了inXile Entertainment。在日本,以《惡靈古堡系列》聞名的岡本吉起離開了Capcom,成立自己的公司來開發自己喜歡的遊戲。通常這些知名的遊戲人在職務上有異動有幾個原因,不是想要開創自己的事業;就是因為公司組織的變動而不得不離去。由於遊戲的開發是掌握在這些人的手上,因此隨著這些遊戲人職務上的變動,通常也牽動了一家遊戲公司的研發能力以及未來的發展。

最近日本的Sammy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MMORPG《StruGarden》,由於這款遊戲的研發小組是原本研發《魔力寶貝》的成員,因此筆者和一些朋友特別利用日本開放申請測試的時候去看了看這個被我們戲稱為《魔力花園》的遊戲。據筆者私下去調察了一下,這個小組會離開擁有《魔力寶貝》經營權的ENIX (現在已經和SQUARE合併為SQUARE-ENIX) 的原因,是因為這家公司和ENIX在海外版權的拆帳上不攏。由於當時線上遊戲在日本還是個非常陌生的領域,而這個小組在結束了原本和JSS合作的《石器時代》後,和ENIX簽下了合作的約。沒有想到後來《魔力寶貝》的收益幾乎是以海外為主,而研發的公司卻因為版權簽給了ENIX而沒有獲得實質的好處,所以才結束了和ENIX的合作關係。仔細看看《魔力寶貝》的的幾個版本,各位就會發現都是由不同的公司來擔任開發工作的。

小組跳槽並不是《魔力寶貝》的專利,看看目前台灣流行的幾款國外線上遊戲。最紅的《仙境傳說》在還沒有這麼紅的時候就曾經發生過號稱為“RO之父”的Kim Hak-Kyu (音譯:金學圭) 離開了Gravity成立自己的公司,而且由他所開發的遊戲《Grando Espada》預計今年秋天的時候開始在韓國進行測試;另外目前在台灣也很紅的《希望Online》這款可愛的3D遊戲,前一陣子在韓國也發生了研發團隊GABA Team中的十數人跳槽到Sonokong開始進行新遊戲的研發;而在Nexon研發出韓國第一套MMORPG《風之王國》,後來進入NCsoft研發出一炮而紅《天堂》的Song Jae-Kyung,也在2002年底的時候因為無法認同公司老闆的經營策略而離開了NCsoft。仔細去研究這些人事的異動,就會發現很多的原因都是因為遊戲公司沒有將遊戲的收益回饋到研發人員的身上。當遊戲的研發人員眼看著公司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但自己卻還是領死薪水的時候,就不能怪這些人有離職的想法了。

看著這麼多的人事異動,以及遊戲人在產業間的來來去去,更是讓人不禁驚嘆於遊戲界的人事變動有多麼劇烈,身為玩家的我們怎麼可以不去注意這些消息呢。在筆者的文章中,曾經不只一次的提到研發人員才是一款遊戲的生命。當遊戲的研發人員離職時,任何的遊戲都會受到影響的。單機遊戲是如此,同樣的線上遊戲也是如此。可惜的是直到現在台灣的某些遊戲公司還沒有注意這一點,某家相當知名的遊戲公司老闆更是完全沒有體認到這個事實。所以每一次該公司推出新的遊戲後不久,常常也是另一波離職潮的開始。這種人員的流失,對於遊戲公司的傷害是相當大的,所以遊戲公司別再對你的員工吝嗇了吧。

(2004.03 發表於網路遊戲雙週雜誌第49期)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