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戰士大戰人民幣軍團

在台灣的遊戲產業剛剛開始萌芽的時候,如果有人和你說「玩遊戲也可以賺錢」,那時候恐怕沒有人會相信。在那個台灣遊戲產業剛剛開始成長的時候,想靠遊戲這行來賺錢,只有投身於製作遊戲的這一條路。想單純的靠玩遊戲來賺錢,那可以說是天方夜譚。在那個久遠的年代裡,擁有製作遊戲的能力;進入遊戲公司研發遊戲,好像是喜歡遊戲的人能夠靠“遊戲”來賺錢的唯一途徑。

在那個年代所無法想像的事情,在這幾年有了很大的改變。首先是各種對戰型的遊戲(FPS、RTS等等)在遊戲界引發熱潮,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玩家進入遊戲的領域內。接著由於這些遊戲的風行,讓廠商開始用舉辦比賽的方式來聚集更多的玩家,也因此開始有憑比賽獎金生活的職業玩家出現。而世界各地接連舉辦的遊戲比賽,以及韓國砸下重新堆出的World Cyber Game,更是使得這些追逐獎金的遊戲玩家有著更優渥的獎金收入。幾次比賽中台灣選手優異的表現,也使得台灣出現了許多年輕的學生,夢想著將玩遊戲成為他們的職業。

不過比賽畢竟是很難掌控的,沒有什麼人敢保證自己永遠能夠獲勝。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穩定的獎金收入是很難維持生活的。而隨著線上遊戲的風行,靠遊戲賺錢的最新型態也隨著出現了。隨著線上遊戲的流行,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營造出了一個全新的經濟體系。當虛擬世界的物品及金錢和現實社會有了交流後,一種全新型態的工作也誕生了。仔細看看目前幾款熱門的線上遊戲,在網路上的討論版幾乎都可以找到「賣○○○多少錢」、「賣○幣1:xxxx萬」之類的討論串。而這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正代表著虛擬世界裡的物品和現實社會的“匯率”。越是知名、越多人玩的遊戲,在網路上這樣的交易也越熱絡。沒有時間的玩家,用現實社會的新台幣來換取虛擬世界裡的寶物和金錢。而這樣的行為,被玩家稱之為新台幣戰士。就連網上拍賣的網站,也紛紛將虛擬寶物列入它們的拍賣項目,而且還有專門以虛擬寶物拍賣為主的網站出現。

仔細想想,這種虛擬寶物的交易應該是從《暗黑破壞神2》開始流行的。只不過那時交易所使用的貨幣大多不是現實社會的貨幣,而只是單純遊戲中稀有的裝備的以物易物。為了統一物價,在那時遊戲中的喬丹之石(Stone of Jordan)就成為交易所使用的貨幣。只於現在熱門的線上遊戲,從《天堂》開始在風行之後,金錢的交易也好像成為常態似的。也因為這些交易有利可圖,因此遊戲中出現了一批批以此維生的玩家,他們大量的生產遊戲中的貨幣以及高級的虛擬寶物,提供給有需要的玩家。而國內最熱門的《仙境傳說》更因為BOT橫行的關係,出現了用大量BOT量產寶物的玩法。大盤商在開啟了BOT之後定時進行“收割”,然後將這些寶物和遊戲中的貨幣提供給沒有時間又想要速成的玩家。由於這樣的供需一直存在,因此形成了全新的生態。

這一段時間以來,在《天堂二》的遊戲裡出現了一批批的大陸玩家。正如同所有勞力密集的行業一樣,早期台灣有網咖雇用學生幫它們“量產”遊戲中的虛擬寶物;而大陸的人工更是便宜,因此出現了雇用大陸玩家來打寶,然後透過台灣的中間人賣給台灣玩家的新生態。由於雇用大陸玩家的成本比起在台灣找學生要便宜了許多,因此這個現象也變得更嚴重。兩岸玩家的不同行為以及為了爭奪遊戲中的虛擬寶物,不斷的在遊戲中引發爭議。雖然遊戲公司嘗試用阻擋海外IP的方式來防止這樣的狀況,不過在高獲利的引誘下還是讓這些大陸玩家繼續的在遊戲中橫行。而新台幣戰士和人民幣軍團的戰爭,也不斷的在遊戲中上演著。

虛擬世界的寶物可以賣錢,這現象在幾年前筆者想都不敢想。看到有玩家願意花數萬元去購買遊戲中的神兵利器,這行為更是令筆者所無法理解。到底虛擬世界和現實社會的交易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老實說目前也沒有敢說這是好是壞。不過隨著線上遊戲的熱潮持續的升高,靠玩遊戲賺錢的人恐怕也只會越來越多。看到三百六十行中又多了“賣虛擬寶物”這職業後,更讓人對於遊戲產業對於社會的影響有著更深的印象。

(2004.04 發表於網路遊戲雙週雜誌第51期)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