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偏見看韓國遊戲廠商


由《天堂》所帶起的這一陣線上遊戲的狂熱,徹徹底底的改變的台灣遊戲產業的風貌。雖然來自美國的《網路創世紀 (Ultima Online) 》在《天堂》之前就已經推出;國內的雷爵也早在1999年就推出了《萬王之王》;就連華義也在這之前從日本引進了《石器時代》這款遊戲。不過在《天堂》還沒進入台灣之前,所謂的線上遊戲只是少數“硬派”玩家的遊戲。隨著《天堂》的引進,以及代理商遊戲橘子不惜血本狂撒免費試玩片的手段,使得線上遊戲從原本少數玩家的遊戲變成全民遊戲。

由於《天堂》的走紅,使得國內的遊戲廠商紛紛搶進這個熱門的市場。在那個時候台灣的遊戲廠商還沒有能力推出太多自製的線上遊戲,因此引進國外的線上遊戲就成為許多遊戲廠商的第一選擇。臨近的韓國由於早早進入線上遊戲的領域,加上在韓國的市場上又有非常多的產品等著要賣到海外,因此就這麼成為台灣遊戲廠商引進的主流遊戲。像是《英雄》、《千年》、《紅月》、《龍族》等遊戲,都是在那個時代被台灣的廠商引進的知名遊戲。看看目前市場上熱門的線上遊戲,像是《仙境傳說》、《希望》、《奇蹟》、《神之領域》、《天翼之鍊》等遊戲,也都是來自韓國的產品。在這一波波引進的韓國遊戲中,當然也有一些非常拙劣的產品,這些在韓國都活不下去的遊戲,由於台灣遊戲廠商急著要商品,因此也被引進了台灣。由於這些差勁的產品以及線上遊戲裡的劣質文化,使得一部份的玩家對於線上遊戲,特別是韓國產的線上遊戲有著偏見,沒有辦法心平氣和的去評論韓國的遊戲。

提到韓國遊戲就不能不提到NCsoft這家公司,這家靠《天堂》這款遊戲一炮而紅的遊戲公司,這幾年相當積極的走出南韓,嘗試著將該公司的觸角擴展到世界各地。在今年E3的展場中,NCsoft的攤位上就展出了好幾款的遊戲。無論是《天堂》的續集遊戲《天堂2》、核戰過後背景的《Auto Assault》、創世紀之父所設計的《Tabula Rasa》、以美國超人為背景的《City of Heroes》、以及前Blizzard成員設計的《Guild Wars》。這五款遊戲各有各的風格,而且可以看得出遊戲所針對的市場已經不再像《天堂》那樣以亞洲市場為主了。在這些幾款遊戲中,《City of Heroes》和《Guild Wars》是最讓人注意的兩款遊戲。兩款遊戲的風格各異,不過遊戲性以及娛樂性都相當的驚人。特別是以美國超人漫畫為基礎的《City of Heroes》這款遊戲,在推出後果然在北美的市場有著很好的成績,更顯現了NCsoft為了要走出亞洲所作的努力。

在網路上會發現一種玩家,他們只玩歐美的線上遊戲,對於國產以及韓國的線上遊戲叱之以鼻。某些玩家每當提到線上遊戲,就一副“遊戲只要做得不像U○、E○或是S○W那樣就不好玩”的態度,有些人在接觸了國內或是韓國的線上遊戲後更是不斷地表示這些遊戲若是不改成前面那幾款遊戲那就準死無疑。瞭解遊戲市場的人都知道,遊戲的族群是呈現金字塔狀,所謂的高階玩家在所有的遊戲族群裡只是少數。前面提到的U○、E○、S○W等遊戲,正由於它們是設計給所謂的高階玩家玩的,因此它們的市場是有限的。而韓國的線上遊戲之所以能夠在短短的幾年內有如此的成績,正是因為它們開發了高階玩家以外的市場,這也正是《天堂》、《仙境傳說》等遊戲全世界的會員人數能夠遠遠超過上述這些遊戲的原因。這些討厭國產及韓國線上遊戲的玩家有沒有想過,或許這些遊戲原本就不是做給你們玩的?

其實遊戲就和電影、音樂等娛樂性的商品一樣,在商品的屬性上必須要針對市場加以區隔。這就好像有人喜歡看商業性娛樂大片、有人喜歡看藝術電影一樣。如果想要通吃兩個屬性完全不同的市場,通常下場會是兩邊都抓不著。韓國的線上遊戲之所以成功,就是它們發現在原本線上遊戲的市場裡少了給一般玩家玩的線上遊戲。而當韓國的遊戲公司靠著這些“商業型”的線上遊戲賺夠了錢,它們也立刻將市場擴展到世界各地,這種勇於向世界邁進的作法,更是國內一些眼睛只看著中文市場的遊戲廠商所不能比的。看著創世紀之父Richard Garriot 以及魔法門創作者Jon Van Caneghem紛紛投入NCsoft的旗下,更是讓我們不禁要另眼看待韓國遊戲廠商的動作。

(2004.05 發表於網路遊戲雙週雜誌第53期)


您可以在這裡留下你對這篇文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