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自欺欺人了


身為遊戲業者,在做廣告和宣傳的時候總會避重就輕的談論到遊戲的優缺點。舉例來說,明明是因為技術不夠無法支援3D加速卡,遊戲公司會說「本遊戲不需要3D加速卡即可運作」;明明是因為遊戲要趕著上市所以把後半段的劇情砍掉,遊戲公司則會說「由於劇情過於龐大,無法在一集內完整的表現」。像是這樣的廣告宣傳用語,各位讀者相信一定在許多遊戲的廣告以及介紹文章中看過。

不過最近筆者發現,有些遊戲公司除了用這些宣傳的文字來對消費者“洗腦”之外,似乎連他們公司自己的工作人員也被催眠了似的。明明自己公司的產品不是那麼理想,還矇著頭在那裡吹噓自己公司的產品有多棒。筆者常認為,當一家遊戲公司認為自己是最完美的,找不出任何的缺點的時候,其實反而是最盲目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這家公司全部的人都已經迷失在「我們最棒」的想法之中,完全不會檢討自己產品的優缺點。

在這次筆者前去E3展覽的過程中,看到了幾家台灣的遊戲公司前去參展。在這之中有家業者的產品,實在是讓人不敢領教。在台灣的時候,筆者就曾經玩過該公司出版的一、兩款遊戲。說句實在話,這兩款遊戲無論在遊戲性、畫面、以及整體的設計上,可以說是遠遠的低於台灣的遊戲水準。拿這樣的遊戲產品到國外參展,到底能有什麼樣效果,筆者實在是不敢想像。事實上,筆者個人認為這家公司到國外去參展,除了能滿足該公司人員那種「我們去參加E3了」的想法之外,實在很難達成其他的目標。

看到這家公司作品,筆者的心裡其實是有些擔心的。因為在E3的會場裡,只有四家台灣的遊戲公司。相較於韓國廠商的作品顯得欣欣向榮,這家公司的作品更是讓人不敢領教。比起在同一個展場的某些俄羅斯遊戲公司的作品來說,這家公司的作品更是不堪。在看完展覽之後,筆者衷心的希望這家公司的作品沒有太多國外的參觀者看到,免得讓外國的遊戲玩家認為台灣的遊戲只有這樣的水準。

筆者自己也曾經參與過數款遊戲的開發工作,每當一款遊戲完成的時候,都會仔細的檢討這款遊戲的優缺點,以做為之後其他開發計劃的參考依據。問題是筆者知道國內的某些遊戲公司,除了對外把自己公司的作品當作寶,不容許外人有一絲一毫的批評;對內自己也認為自己的產品舉世無敵。對於這種自欺欺人的作法筆者總是不以為意,認為它們要如此催眠自己是它們的事,反正也不礙到別人,也不用計較這麼多。

不過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讓筆者改變了這樣的想法。某家有著如此傾向的遊戲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遊戲,並且以相當大篇幅的方式進行了一連串的宣傳。筆者在仔細的玩了這款遊戲之後,發現這遊戲真的一無是處。該公司所宣傳的遊戲優點,在玩完這個遊戲之後會發現根本都是缺點;該公司為這款遊戲所做出的一些說明,更是證實了它們全是在自欺欺人。如此的一家遊戲公司,筆者很難相信它們會有所改變,因為不知道自己錯在那裡的人要如何改?

在這裡筆者要奉勸這些自欺欺人的遊戲公司,廣告和宣傳都只是假象,今天你能夠騙消費者一次,他們就會學一次乖。如果不提升自己產品的水準,只是想靠廣告和行銷來包裝自己的遊戲,那麼這樣的技倆是沒有辦法繼續玩下去的,總有一天會被消費者所唾棄。到了那個時候,再去用什麼“年輕”、“新公司”來解釋是沒有用的,畢竟遊戲還是要回歸本質,好玩、耐玩才是讓消費者支持的唯一原因。

(2002.06.11 發表於狐貍窩)


您可以在這裡留下你對這篇文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