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筆者寫了一篇文章,裡面影射了幾家國內的遊戲公司,並且用比較嚴厲的字眼來加以批評。這篇文章經由電子報發出後,引起了不小的迴響。和筆者比較熟識的朋友,紛紛透過Email或是ICQ想來確定筆者所影射的是那幾家公司;不認識筆者的,則是在網路上的留言版討論著這件事。說真的,筆者不會在這裡公佈自己所影射的是那幾家公司,而這一次筆者也不是要再來探討這件事,我們把主題移到遊戲的本質上來加以討論。
在上一篇的文章中筆者曾經罵到一款遊戲,認為這款遊戲做得非常不理想。後來筆者陸陸續續的看了數篇網路上對於這款遊戲的評論,有台灣的玩家所撰寫的遊戲評論;也有大陸玩家所撰寫的深入評析。其中有一篇“友站站長”所寫的評論筆者個人有一點意見,因此曾經在某個討論板上和他加以“討論”了一下。當然今天評論這種東西是很主觀的,因此不同的兩個人對於一款遊戲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也是很正常的。問題是筆者發現目前的玩家對於遊戲的本質越來越不重視,常常會被一些次要的項目所迷惑,因此筆者今天想來探討一下到底什麼東西對遊戲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筆者來說,一款遊戲好不好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這遊戲好不好玩。因此筆者在看一款遊戲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要看看這遊戲好不好玩。如果說這遊戲好玩,那麼就算它的畫面、音樂略有瑕疵筆者也可以忍受;不過若是一款遊戲一點都不好玩,那麼就算它的畫面再眩、音樂再棒也是沒有用的。像是那款讓筆者和友站站長激烈“討論”的遊戲,筆者個人就認為那款遊戲除了畫面和音樂之外一無可取,因此無論它在畫面上花了多少的工夫;或是音樂找了多高檔的配樂人材來編曲,身為遊戲主體的遊戲性如此差勁,筆者實在是無法認同。
或許有人會問,看電影也有那種只玩特效或是音樂的電影,為什麼你就能夠接受如此的電影?問題是電影是單向的娛樂,坐在電影院裡觀眾只不過是單向的進行吸收。不像遊戲所講究的是互動,因此遊戲所能夠帶給玩者的娛樂性絕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只是要看華麗的畫面,那麼看動畫就好了;如果我只是要聽音樂,那麼聽原聲CD不就可以了嗎?遊戲最重要的遊戲性如果沒有,那麼就算其他的部份水準再高,那也是無濟於事的。一款不好玩的遊戲,如果沒有辦法讓玩家玩下去,那麼畫面和音樂再好又有什麼用?
除了畫面和音樂外,還有一些人有著「技術掛帥」的迷思,總是認為技術好做出來的遊戲就比較好。事實上筆者個人總認為技術是用來讓遊戲更好玩的,如果一家遊戲公司的技術越好,能夠活用這些技術在自己的遊戲中,那麼它們所設計出來的遊戲“應該”會更好玩。不過有些公司往往陷入了技術的迷思中,以為只要技術好做出來的遊戲就會好玩,完全忽視了遊戲的本質,這也是相當可怕的一種現象。像是前不久才結束營業的某家公司,一直都認為該公司的技術高人一等,因此盲目的做出一些看不到技術也不好玩的遊戲,這也是相當錯誤的示範。
遊戲本來就是用來玩的,因此當遊戲性這個本質沒有注意到,就算其他的部份再怎麼樣,其實都是沒有意義的。筆者必須要說,無論是技術、畫面、音樂,都是用來包裝遊戲的素材,只有本質的遊戲性做好,再加上這些包裝的素材,一款遊戲才能被玩家所接受。不然就算這次被華麗的外觀所騙,或是被優美的音樂迷得搞不清楚遊戲的好壞,總有一天還是會覺醒的。奉勸所有的遊戲公司,與其花工夫在那些外包裝,還是先把遊戲的本質做好吧。
(2002.07.03 發表於狐貍窩)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