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慘淡經營之後,台灣的遊戲界終於漸漸的有了個產業的模樣。比起早些年各遊戲公司還是以中小企業或是家庭手工藝的經營方式來說,這些年來我們的確看到了台灣的遊戲產業漸漸的走出了自己的路。當然在這一路上走得並不平順,沿路上跌跌撞撞的情況不斷,但總是漸漸的有了一些樣子。在經過一番競爭之後,許多沒有把這一行認真看待的遊戲公司漸漸脫離了這個圈子,留下了真正把遊戲當作一門生意來經營的公司。
隨著這個產業漸漸的形成,整個產業的結構也開始改變了。早期在遊戲產業中是小公司林立,各家公司什麼事都要管。因此您可以看到一個只有三五人的公司,除了要進行遊戲軟體的開發,同時也要管軟體的出貨、生產等等。隨著現在遊戲產業的成熟,也開始有了基本的分工形態,有的公司只專心開發遊戲,有的公司則努力的經營遊戲的通路。再加上開始有較大的企業進入這個產業,使得台灣的遊戲產業一下變成相當的活潑。各位若是翻翻遊戲雜誌上廣告,就會發現到台灣的遊戲公司在這一兩年間又增加了不少。
隨著大企業進入這個產業以及整個市場相對的變得比較成熟了,各位讀者有沒有發現到目前有關遊戲的宣傳活動越來越多了。如果您是一名老玩家的話,那麼請您回想看看數年前所謂的宣傳活動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玩家想要獲得遊戲的情報只能藉由雜誌上的廣告及報導。不過現在呢,網路、展覽、以及一大堆的發表會讓遊戲的情報到處都可以看得到,一些遊戲的發表會在電視頻道上也可以看到得它們的蹤影。像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現在遊戲界的競爭變得激烈,另一方面也是大家的錢都多了。以往一款遊戲的宣傳費用就是編個二、三十萬的雜誌廣告費,現在則是大手筆的編個幾百萬,因此不辦些活動是不行的。
當然在這一波又一波的宣傳造勢熱之下,台灣的遊戲產業也出現了許多畸形的現象。筆者就舉一個例子,像是許多遊戲都喜歡找所謂的代言人,請個明星來拍拍封面、廣告,出席發表會等等,好像這麼做就可以有什麼幫助似的。好一點的,這個明星的照片會出現在遊戲中,或是遊戲內會附上相關的商品;糟一點的,這個明星只是出現在發表會上秀一下,完全把原本遊戲的風采都搶走了。說實在的若是去問問這些明星自己代言的產品是什麼樣的內容,恐怕十個裡面有九個搞不清楚。對於他們來說,只不過是藉由這個宣傳的機會,多增加自己曝光的機會,至於遊戲什麼的,就不是他們所在乎的了。
這種號稱與影視界結合的宣傳造勢手法,相信各位讀者這兩年應該看到了不少。但是各位想想看,真正吸引您去買這款遊戲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您喜歡這個明星嗎?其實就筆者個人來看,真正算是有和明星結合的遊戲少之又少,部份遊戲公司花錢找代言人的結果,除了白花錢之外反而模糊了原本的宣傳焦點。就算因此吸引了一堆的媒體,結果大家的眼光都只停留在明星的身上,最後出現在媒體上的內容卻變成『某明星本日參加一款遊戲的發表會‧‧‧』如此的內容,那麼花這麼多金錢、時間又有什麼用?
(2000.04 發表於電腦玩家雜誌)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