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套數的數字遊戲

各位玩家有沒有注意到,隨著遊戲產業的成熟,各家廠商喊出的遊戲銷售套數越來越大?從早些年的五、六萬套,現在已經有二、三十萬的數字。事實上,在這些銷售套數的後面,隱藏著一些小小的問題,在以下的文章中,筆者就將拆穿這個現象。

早些年遊戲產業還不是很成熟的時候,遊戲要銷售一萬套是件不簡單的事。當時各家遊戲公司的銷售能力也不是那麼強,因此想一口氣達成這個目標不是這麼容易。當時各家遊戲公司都有業務單位,到了遊戲上市的時候,就會看到這些業務奔走於各地的賣場,想將新推出的遊戲送到小賣店裡。

由於採取傳統的鋪貨方式,因此早期許多遊戲的首次出貨數量都在三千套以下。在這樣的鋪貨數量下,遊戲能夠賣到一萬套,都是因為消費者間的口碑良好,讓小賣店願意在第一批的貨賣完之後繼續的進貨。藉由這一次又一次的補貨,才能讓遊戲賣到可觀的數量。由於整個銷售的狀況是這樣造成的,因此這些能夠賣得好的遊戲,在消費者間都有不錯的風評。

不過隨著遊戲產業慢慢的改變,開始有些遊戲廠商能有較強的鋪貨能力,因此第一次出貨的數量,也從早期的三、五千套,開始成為數萬套。在這樣的結構下,由於該款遊戲第一次的出貨數量提高的許多,因此許多的消費者在購買到遊戲的時候並沒有接收到任何關於遊戲的資訊,這款遊戲是好是壞也無從判斷。在這樣的狀況下,遊戲的銷售數量也相對的提升了許多,創造出一些消費者口碑雖然不是很好但是卻賣得很多的。

隨著各地不斷出現的資訊大賣場,遊戲廠商又發現了一個新的鋪貨管道。由於這些賣場在遊戲的需求量上比起傳統的小賣店要高,因此遊戲廠商開始大量的向這些賣場鋪貨。原本一般的小賣店一款遊戲的出貨量可能是三、五十套,到了這些賣場則可以用百為單位的出貨。先不管這些賣場是否能夠賣得出這些遊戲,但是眼前各家遊戲廠商所看到的就是遊戲的出貨量大幅的提升。

然後新大陸出現了,就在你我身邊的便利商店也開始賣遊戲了。要知道這些便利商店的數量是相當的可觀的,某家連鎖超商甚至有兩千五百家以上的連鎖店。因此若是每一家配上四套遊戲的話,至少就有一萬套的出貨數量。看到了這美好的前景,遊戲廠商開始卯起勁來向便利商店出貨,也不管這些產品是否適合便利商店的顧客群,反正就是把大量的貨塞到便利商店,然後再大聲的喊出「某某遊戲上市一週突破x萬套」。

可是我們國內的遊戲銷售方式是採取寄賣制,也就是這些遊戲若是賣不出去,銷售的單位是可以退貨給遊戲公司的。因此一昧的將貨塞到市場上,若是不受歡迎的話,最後這些貨還是會退回到遊戲公司的手中。到了這個時候,手中大量的庫存就成為可怕的堆積資本了。

雖然會有這樣的現象,但是許多的遊戲公司卻還是發揮著大無畏的精神,繼續的將許多不適合的遊戲塞到市場各地。為什麼它們還是這樣做呢?是因為遊戲公司認為消費者總會有買錯的一天?還是說只有這樣做才能滿足遊戲公司的自滿心理呢?各位讀者可以想想隱藏在這銷售數字後面的秘密。

(2000.06 發表於電腦玩家雜誌)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