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暑假,國內的遊戲市場就展現出一股異常的活力。無論是國外代理的遊戲、或是國產的中文遊戲,在這個黃金檔期不斷的有新的遊戲出現在消費者的面前。會有這樣的現象,可以從遊戲的消費市場來看。由於目前台灣的遊戲產業有很大的消費群是學生,因此暑假這個學生放假的時間,無形的就成為遊戲銷售的旺季,因此各家廠商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時機。
由於上市的遊戲變多了,因此行銷和宣傳也變得重要了。在眾多的宣傳方式中,各位可以看到總會有幾款遊戲以開發經費來進行宣傳。在早些年開發一款遊戲只要一、兩百萬的時候,這些以開發經費做為宣傳重點的遊戲大多是喊出開發經費一、兩千萬的數字。不過隨著遊戲產業的不斷發展,以及整個遊戲市場的成長,現在這些喊出來的數字也隨著水漲船高。幾千萬的數字現在看起來已經是小兒科了,取而代之的是動輒一億、兩億的數字。
雖然說開發遊戲的確是一項花錢的工作,而且想要在不怎麼用錢的情況下開發出好玩的遊戲的確很難。但是這些號稱開發經費有多高多高的遊戲,是否就真的好玩呢?先不要管這些遊戲的開發是否真的用了它們宣傳的這麼多經費,各位消費者可不要因為一款遊戲的開發經費高就認為它會是一款好遊戲。各位應該先思考一下,這款遊戲是否真的值這個數字?或者應該說,這款遊戲是否真的值得您去玩?畢盡遊戲使用的多少開發經費是廠商的事,身為消費者的您所應該考慮的是這遊戲好不好玩吧。
事實上,隱藏在這開發經費的後面也是一種詭異的數字遊戲。隨著目前遊戲的宣傳費用越來越高,許多廠商也將這些宣傳費用視作開發經費的一部份。因此市場上就曾經出現過一款銷費量據稱三十萬套的低價版遊戲,在它所宣傳的開發經費中,就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用在遊戲的開發上;至於其餘的三分之二呢,則是用在遊戲的各種宣傳廣告以及代言人的身上。在這樣的情況下,遊戲所使用的開發經費也少得可憐,讓整個遊戲並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不過由於遊戲強勢的行銷與宣傳,許多消費者還是掏出了錢購買了這款軟體,最後所得到的不過是一款廉價的遊戲軟體。
另外還有一種狀況,則是在某些有政府輔助的軟體上。筆者曾經任職過某家遊戲公司,當時正好在進行一款可以申請政府輔助的專案。由於政府在進行輔助的時候並不是全額的輔助,通常來說大多是只支援整個開發費用的三分之一。因此在進行這個專案的時候,為了要由政府的手中取得整個案子的開發經費,公司內部就將原本的開發案大量的灌水,將原本的開發經費膨脹三倍,如此一來政府若是撥下三分之一的輔助款時,就等於有了全額的開發經費。對於這樣的現象,我們的政府似乎還沒有發現,因此還繼續有遊戲公司在運用這樣的手段。
要破解遊戲公司這樣的手段,各位消費者請您勿必要張大眼睛,不要一聽到遊戲的宣傳用語就迷失了自己的判斷力。無論一款遊戲用了多少開發經費,那都是遊戲公司的事。身為玩家的您,就專心去挑選適合您的遊戲,管它用了多少錢,遊戲還是好玩最重要你說是嗎。
(2000.08 發表於電腦玩家雜誌)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