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遊戲小組的誕生與消失

在台灣的遊戲產業裡,在製作中文遊戲的公司中,都有著一個一個的小組。這些小組,正是擔任遊戲製作的重任,將遊戲從白紙黑字的企劃案轉換成遊戲產品的幕後人員。這些遊戲小組,正是製作出這一款款中文遊戲的幕後英雄。但是有沒有人注意到一個遊戲小組誕生的經過?在經過數年的考驗後,這個小組是否能夠繼續存活下去?還是說就這麼消失在遊戲產業中?

在早期的台灣遊戲產業裡,一款中文遊戲的製作並不會用到許多人,因此常可以看到一些超人可以獨立完成一款遊戲。部份不是一個人完成的遊戲,其製作人員也相當的少,常可以見到兄弟檔或是同學檔的出現。當參與遊戲的製作人員如此稀少的時候,由於互相的關係比較密切,因此通常也不會有太多的問題。但是當遊戲製作不再是一兩個人可以完成的時候,一個個製作小組就開始出現了。這些製作小組的出現,將台灣的遊戲產業慢慢的推上的軌道。

數年以前,台灣的遊戲產業中有許多的小公司。這些公司的規模都並不大,裡面的人員也大致只有一個小組的規模。隨著市場的競爭以及多年的考驗之後,部份可以存活的遊戲公司漸漸上了軌道,公司的規模也逐漸的擴大,因此公司內的小組數量也增加了。在原本公司內只有一個小組的時候,由於全部的人都在同一個小組之中,因此就算是意見略有不同,最多也不過是導致部份人員的離職;但是當小組的數量增加之後,若是小組之間發生了爭執,就很容易造成鬥爭的現象。事實上,就筆者個人所知,在台灣的遊戲產業中的確有著一些遊戲人,雖然沒有什麼真本事,但卻憑著過人的鬥爭本領爬上了公司的領導階層。

前一陣子,國內的某家遊戲公司的一個小組在遊戲推出後遭到重大的打擊,該小組推出的這款遊戲雖然銷售成績還算不錯,但由於整體的評價並不是很好,因此在公司內部以及網路上遭到許多不同的批評。這個事件越演越烈,到了最後鬧得該公司的網站上的留言版都捲入了這場戰火,使得該小組的士氣又再一次的受到了打擊。當然,最後這個事件的結果是該小組離開了這家公司,並且表示可能會從此退出遊戲產業。對於這樣的結果,筆者個人只能說相當的可惜,先不論這款遊戲的表現是否良好,但是就這麼看著在遊戲產業中經歷了兩、三年考驗的從業人員從此退出這個產業,還是相當可惜的。

當然啦,人的問題本來就是很難處理的,只要有兩個人,就會有著不同的意見。再加上遊戲原本就是一個搞創意的東西,因此製作遊戲的人員自然主見也會比較多,因此從台灣有遊戲產業開始,就常可以看到這些現象一再的發生。在這個時候,若是公司方面能有適當的人才,也許就可以消除這樣的內鬥現象,讓人員的流動降到最低。由於台灣的遊戲產業規模還不是很大,因此常會看到許多遊戲人好像遊牧民族一樣,在許多公司之間不斷的變換跑道。這樣的變動,使得台灣遊戲產業的未來發展有著隱憂。

(2000.09 發表於電腦玩家雜誌)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