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遊戲產業開始萌芽的階段,那時候要成立一家遊戲公司相當的簡單,只要三兩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湊個幾十萬元,很快的一家遊戲公司就這麼出現在遊戲業內。在這個時代裡,由於每家公司的資金都很少,加上大家花的都是自己的錢,因此在作風上相形比較保守。
不過隨著整個遊戲產業不斷的演進,以及這幾年一波波股票上市的風潮,使得台灣的遊戲產業開始有了完全不同的風貌。當財團以及創投拿著大筆的資金進入這個產業後,許多原本小心翼翼的業者開始改變了。反正手上有了錢,因此就開始大舉的擴充,先是公司的員工從原本的數人一口氣擴張到數十人、然後再拿著大筆大筆的鈔票到四處購買產品。這種不把錢當錢看的用法,雖然看起來是使台灣的遊戲產業一時顯得欣欣向榮,但是後面卻隱藏著更大的危機。
要知道大企業或是創投公司在付出這些代價之後所要的就是回收,因此當他們發現這筆投資沒有預期的回收時,所會採取的動作通常也都會重創這整個產業。舉例來說,在三、四年前,一家國內知名的硬體公司在某個機緣下以兩千萬的金額接收了一家遊戲公司,當時這家遊戲公司的名聲並不是很高、產品的表現也有待觀查,但由於公司老闆以虛假的數據欺騙的接手的公司,讓它們認為這家公司會有亮眼的表現,因此才做出了買下公司的決定。
在買下了這家公司之後,接手的公司才漸漸的發現到當初所劃的美景全是假的,因此在半年之後,立刻將原本的總經理撤換掉,由公司內部派了一位全新的總經理上任。不過這家公司原本的體質就不佳,光是換個總經理並不能改變什麼,因此就在一年之後,這家公司名稱一換再換的公司,終於正式的劃上了休止符,結束了這一段狀況百出的投資生涯。在這一年半的時間內,花掉了投資公司將近四千萬的資金,可說是戰果輝煌。
或許對一家股票上市的硬體公司來說,四千萬並不是一個多大的數字,但是從整個環境來看,如果當時這家遊戲公司的老闆沒有亂劃大餅,那麼這家硬體公司會有可能接手嗎?也許四千萬對這家硬體公司並不是什麼大錢,但是在經過了這一次的投資教訓之後,各位認為以後它們還會再投資遊戲產業嗎?說得難聽一點,若是當初投資的不是這家公司,那麼搞不好今天這家硬體公司的旗下會有一家知名的遊戲公司,這對整個遊戲產業又是多有幫助。
在這裡筆者要提醒各位遊戲公司的老闆,請各位千萬不要忘記各位的責任。如果您是用自己的錢在經營公司的話,請您務必要好好的帶領貴公司向正確的道路前進,因為你的身上所背負的是員工的生記;若您所經營的公司有許多其他股東的資金,那麼請您在用每一筆錢的時候都要多想一下,不要因為用的不是自己的錢就不會痛;如果您是股票上市公司的老闆,那麼請您多為這個遊戲產業的未來著想,因為您的成功將可以為這個產業打響名聲,但是您的失敗卻會拖累整個產業的未來,請各位在做每一件決策的時候想想您所背負的道德與社會責任吧。
(2000.11 發表於電腦玩家雜誌)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