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走出去

遊戲產業最重要的展覽~E3,已經於5/19結束了。為了要瞭解國外遊戲產業的狀況,這一次筆者也隨著雜誌社一起去參觀了這個展覽。在看完展覽後,對於各國的遊戲產業的現況也多了一份瞭解,也增加了不少知識。看到許多國家的遊戲廠商紛紛參與這個展覽,對於這些遊戲廠商的努力,筆者不禁感到佩服。特別是鄰近台灣的韓國遊戲廠商,在E3的會場中漸漸的有了一席之地,更是讓筆者有著相當的感慨。

回到台灣之後,收到了來自韓國KGPC的資料。資料上表示本次的展覽,韓國的遊戲廠商光是在這三天內,就創造了台幣四十五億的外銷成績。而這個四十五億元的數字,超越了去年一年台灣遊戲廠商的總業績。相形之下,在這次台灣的遊戲廠商只有智冠以及聖教士這兩家公司“公開”的參加E3。雖然說兩家公司也各自喊出一些數字,但是和韓國相比不過是小巫見大巫罷了。更何況一些終日高喊著走向國際的遊戲廠商,卻都好像當做E3展其實並不存在,整日做個它們邁向國際的大夢,讓筆者不得不寫下這篇文章。

其實筆者也知道,要到國外參加展覽是相當花錢的一件事。無論是展覽攤位的租金、裝璜、人力的支出,到參加展覽所要準備的資料,對於參加的遊戲公司來說需要背負相當大的壓力。但是整天在台灣空想外銷,只把力量用在台灣的媒體及新聞上,其實是沒有作用的。與其在這裡作夢,為什麼不花點力氣到這些國際的展覽中去闖闖看呢。就以這次參展的聖教士來說,筆者就覺得它們有把參展當作一件重要的事情來做。因此不論是展場中攤位的設計、文宣資料的準備、遊戲的展示、以及相關的動作來看,都可以看出它們去參加E3並不只是做做樣子。相較之下,以往某些參展的遊戲公司那種應付了事的心態,才真是讓人不知道它們到底是去做什麼的。

或許有人會說台灣的遊戲水準不夠,因此去參加E3只不過是浪費錢。不過請各位想一下,參加這個展覽無疑是一種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廠商的機會。畢盡國內並沒有這種以交易為主的展覽,一些原本定位為商業展出的展覽,到了最後也都變成大賣場。因此如果遊戲廠商只停留在台灣,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太多的國外業者。更何況,外銷並不是只有美國及日本,一些歐洲、中南美洲的遊戲發行商,其實也常在這種國際的展覽中找尋可以在當地銷售的遊戲。筆者記得國內某家遊戲公司曾經作過一款冒險遊戲,雖然在國內只賣不到兩千套,卻有將近兩萬套的外銷成績。雖然說外銷的地點是北歐、挪威等我們無法想像的地點,但這對於台灣的遊戲廠商而言,無疑是相當不錯的成績。與其盲目的向美國、日本去挑戰,為什麼不試試其他的方向呢?

和韓國的廠商有政府相助,台灣廠商比較可憐的就是想要參加展覽都只能獨立作戰。像在這次韓國KGPC的展出攤位上,就集合了二十九家中小型的遊戲公司一起展出。這些中小型的遊戲公司,只需要少量的人力以及經費就可以參展。像是筆者在去年十月就曾經去拜訪過其中幾家公司,全公司的人員不過是十來人,也都在這次的E3中有著亮麗的表現。那麼我們台灣的遊戲公司呢?是不是該去實現夢想呢?如果不試著去做些什麼事,每天在台灣空談著走向國際的夢想,不勇敢的踏出第一步,恐怕就這麼一年度過一年。

(2001.07 發表於電腦玩家雜誌)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