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時候,筆者自費到美國LA去參觀一年一度的E3展覽。在這次的E3展覽中,筆者看到國外的遊戲開發商推出了許多的新遊戲;而三大遊樂器主機也在這次的展覽中展開激烈的競爭。除了這些來自歐美的遊戲公司,筆者發現到來自韓國的遊戲公司數量越來越多,在展覽中展現的實力也越來越強,實在是不能小看它們未來的發展。
在E3的幾個展覽館中,有個名叫Kentia Hall的展場。比起大廠林立的South Hall和West Hall來說,這裡雖然沒有豪華的裝璜,不過來自世界各地的公司卻讓這個展場顯現出另一番氣象。記得前幾年來看E3的時候,來自韓國的遊戲公司大多也是在這個展場展出它們的作品。今年,在這個展場裡還是可以看到KGPC帶領著一些中小型的遊戲公司在這裡展出它們的作品,嘗試著為韓國的遊戲公司找出外銷遊戲的管道。在這個展場的後半段,筆者看到了四家來自台灣的遊戲公司,相較於韓國中小型遊戲公司是由KGPC帶領著一同前去參展,這四家台灣的遊戲公司的攤位看起來就顯得有些冷清。兩相比較,讓筆者不由得感嘆。
如果各位是本專欄的忠實讀者,應該記得去年的七月筆者曾經寫過一篇名叫「勇敢走出去」的文章,講的就是台灣的遊戲公司應該要積極走出去。不過台灣的遊戲公司似乎沒有一個類似韓國KGPC這樣一個單位來協助,因此獨自到E3參展的成果總是不太理想。說實在的,先不要管這次台灣的遊戲公司在E3到底有沒有做成生意,光是以整個展覽的效果來看,筆者總是覺得花這些力量所能做出的成效實在是有限。記得筆者曾經參與過某個政府單位的會議,中間就曾經提到過由政府輔助前去參展的話題。不過很可惜的這一類的事情做起來耗日費時,真要等到政府單位動起來,不知道是那一天的事情了。
有句俗話說「團結力量大」。E3展覽攤位排列和台灣的展覽類似,大型的攤位、重要廠商總是放在展場入口或是重要的走道處,因此當參觀者一走進展場,很快的就可以在眼前看到這些廠商;至於中小型的廠商,就會被安排在展場的後半段或是比較偏遠的角落。在這次的E3展覽中,KGPC帶領著數十家韓國的遊戲公司的攤位,就位於Kentia Hall的入口處,因此凡是走進這個展場的參觀者,很難不注意到這些公司的作品。相較之下,來自台灣的這四家公司所在的位置就顯得偏遠了些,有時候還顯得相當的冷清。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到E3展出,或許能讓前去參展的公司覺得很爽,但是能有什麼功效筆者實在是很懷疑。與其在那裡等政府機關來協助,是不是這些想去參展的遊戲公司先能攜手合作呢。如果能夠集合多家遊戲公司的力量,一起在E3弄出個相樣的台灣館,那麼對於台灣的遊戲外銷應該會有不少幫助。
說真的,台灣的遊戲市場真的不是很大,因此要讓台灣的遊戲公司能長長久久的經營下去,真的是需要將遊戲推向海外的市場。以今日的遊戲市場來看,E3這個展覽應該算是遊戲界最重要的展覽,因此在展場中我們會看到來自各國的公司想盡辦法要讓更多的人看到它們的作品。事實上,在這個Kentia Hall中筆者就看到好幾家來自俄羅斯的遊戲公司,如果它們的作品能被大發行商看上,也許明日就會成為另一家知名的遊戲公司。那麼台灣的遊戲公司呢?
(2002.07 發表於電腦玩家雜誌)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