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的遊戲產業由傳統的單機遊戲轉向網路遊戲,近幾年來台灣的遊戲公司也有相當的改變。隨著這兩年網路遊戲漸漸的成長,台灣遊戲公司的研發能力似乎越來越薄弱了。回想當初單機遊戲還一片大好的時候,台灣有許多研發遊戲的公司以及小型工作室,不過隨著單機遊戲的市場開始萎縮、以及韓國網路遊戲大舉進攻台灣遊戲市場,在台灣有著研發能力的公司似乎越來越少了。
看看這兩年進入遊戲產業的公司,除了少部份有著研發遊戲的能力,其餘大部份都是花錢購買國外的遊戲來搶攻市場。當然筆者也可以瞭解這些公司的想法,研發遊戲畢竟是件費時費力的工作,不投資個幾千萬、花上一兩年是很難看到成績的,因此遊戲公司為了要迅速的擁有產品在市場上搶佔一席之地,花錢去國外代理產品是可以理解的。問題是代理遊戲畢竟是炒短線,沒有自己的研發能力,永遠都只能當個幫人賺錢的代理商。如此長久下去,對於遊戲公司或是整個遊戲產業並沒有什麼幫助。
看看臨近的韓國,這幾年挾著政府的助力大舉的發展遊戲產業,因此現在每一次的展覽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韓國的遊戲公司拿著許多的新產品四處的找尋買主。轉頭看看國內,我們卻發現到國內的研發公司卻來越少,一些原本有研發能力的遊戲公司紛紛關閉研發單位;而新進入這個遊戲產業的公司又都是以代理遊戲的業務為主。在這樣的現象下,台灣的遊戲公司越來越少自己生產的遊戲,相對的也就表示越來越需要依靠國外的遊戲。在這麼一增一減的狀況下,未來玩家想要玩到台灣自製的遊戲恐怕會越來越困難。
當然筆者這麼說並不是要各位讀者盲目的支持台灣的遊戲,因為各位讀者身為消費者,選擇品質較好的遊戲去玩是正常的,所以筆者並不會要求各位矇著眼去支持那些不長進的自製遊戲。但是筆者要在這裡呼喻台灣的遊戲公司,在你們花大錢去代理國外的遊戲,將大把大把的鈔票送到韓國人的口袋時,是不是也能夠撥出一部份開始投資國內的研發單位呢?如果不早一天開始這麼做,那麼永遠都無法擺脫代理遊戲需要受人掌控的問題;更何況代理遊戲是一時的,如果那一天對方將您一腳踢開,那時沒有研發能力以及自己產品的您該怎麼辦呢?
看看現在遊戲市場上的網路遊戲,前幾名幾乎都是代理的遊戲,只有少數的幾款是國內自己研發的,看到這個現象筆者就不禁為這些代理遊戲的公司擔心。就像是目前市面上第一名的那款遊戲,眼看著代理的期限就快要到了,而雙方的續約狀況似乎也不是很理想。如果到時候這款遊戲的代理權生變,那麼這家公司口中號稱的那數百萬的會員數又有何用?而這樣的現象,也有可能會發生在那些同樣沒有研發能力以及自己產品的遊戲公司上,如果真的發生如此的狀況,對於該公司絕對不是什麼好事。當然對於許多剛進入網路遊戲這個產業的公司來說,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現象,那麼無疑是一次網路遊戲市場排名的大洗牌。問題是這樣的現象到底是好是壞呢?
筆者自己曾經從事過研發遊戲的工作,自然知道研發遊戲是一條漫長的路。在看到研發的成果之前,或許需要一、兩年的時間都看不到什麼成果;同樣的,就算投資了時間,研發出來的成果也不見得理想。不過經驗是需要累積的,如果不耕耘又怎麼會有收獲呢?看著台灣的廠商將大筆的鈔票送到國外廠商的手中,筆者就覺得相當的心痛。如果早兩年將這些錢投資到國內在研發公司上,也許現在已經有遊戲可以和那些韓國遊戲一較高下,如此一來廠商們就不需要簽下那些令人心痛的不平等條約,眼看著台灣的遊戲市場被國外的遊戲佔領吧。
(2002.09 發表於電腦玩家雜誌)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