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樂器的世界可不好混

在今年一月的時候,筆者在這個專欄上曾經寫過一篇《遊戲公司的遊樂器春秋大夢》,在裡面批評過台灣的遊戲公司,常常藉用遊樂器的這個口號來玩弄台灣的消費者。雖然筆者這篇文章寫得很難聽,不過台灣的遊戲公司還是繼續的耍弄著遊樂器的口號,一下子某某公司宣佈該公司正在和微軟交涉,即將取得X-Box的授權;沒隔多久又有另外的公司,表示Sony對廠商的態度不是很正面,希望能夠集合眾多廠商的力量一起去取得授權。其實仔細的去打聽一下,大部份放這些消息的公司其實一點動作都沒有,說這些話只不過是用來炒炒新聞。遊戲公司玩弄遊樂器的題材好一陣子了,一直到最近“真的”有台灣的遊戲公司在遊樂器上推出了遊戲,使得筆者不得不再正面的來看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樂陞公司3/19在美國推出的《Black Stone : Magic & Steel》這款遊戲。或許各位對這個遊戲的名稱相當陌生,因為在台灣以及日本的市場這款遊戲的名稱叫做《異界 EX-Chaser》。這款可以容納四名玩家同時進行的動作遊戲,之後樂陞公司也有在台灣發行。在該公司在發出的新聞稿中表示這款遊戲是「樂陞公司首款自製,從歐美紅回台灣」,不過在美國知名的遊戲網站Gamespot上卻只有獲得2.1分的評分,在總分10分的評比中得到terrible的評語。光是看到這樣的評分及評語,實在很難連想到遊戲公司新聞稿中所說的“從歐美紅回台灣”的廣告用語。至於另一款《魔武爭鋒 Stake : Fortune Fighters》,則是由原本是大宇所投資的博喬科技所開發的,在Gamespot上也只有獲得3.6分的評分以及bad的評語。

看看這兩款遊戲表現以及在國外所獲得的評價,讓筆者不禁要懷疑是國外的媒體真的對台灣的遊戲比較壞嗎?還是說真的這兩款遊戲在設計與製作上有嚴重的問題?於是筆者花了一點時間去試玩了一下這兩款遊戲,最後發現這兩款遊戲獲得這樣的評價其實是應該的。首先就從遊戲的原創性來看好了,這兩款遊戲基本上都是模仿其他的遊戲。《異界》很明顯是一款類似《Gauntlet》的遊戲;而《魔武爭鋒》則是Capcom在DC上推出的《Power Stone》的中國武俠版。除了在創意上這兩款遊戲沒有好表現外,在遊戲性以及各項表現上的確都有著相當嚴重的問題,特別是《異界》這款遊戲在遊戲性上更是表現不佳,在遊戲的豐富程度上非常的貧乏,讓人很難有玩得下去的動力,也難怪會獲得如此差的評價。

仔細的分析了這兩款遊戲,可以發現到雖然台灣的遊戲產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過目前在遊戲的製作上的確經驗還是不足。在沒有太多硬體限制的個人電腦上頭,想看到台灣的遊戲公司做出像樣的遊戲已經不是很容易了,若是到了有硬體規格限制、而且面對的對手更強勁的遊樂器平台上,有如“小孩玩大車”一般的做不出好的成績。看著一家家的公司還繼續的抱著遊樂器的美夢,筆者實在忍不住要再提醒這些公司一下。如果你們連電腦上的遊戲都做不好,那麼就算是轉換路線到遊樂器上,到時候所面對的會是更大的挫敗。如果不先在個人電腦上把製作遊戲的觀念和方法搞清楚,那麼遊樂器平台上等著你們的將是更嚴苛的考驗。

(2003.08 發表於電腦玩家雜誌)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