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是條不歸路?

隨著台灣遊戲市場的發展,這個產業也漸漸受到各種媒體的注意。而隨著數家遊戲公司的上櫃,也讓遊戲產業正式的成形。這一波又一波的發展,使得媒體也開始注意到遊戲這個新興的產業。因此遊戲公司的活動會在電視頻道上出現;遊戲公司的新聞會在報紙、雜誌上刊登;就連遊戲公司的內幕以及八卦,都可以在不同的媒體上看到。也因為這個原因,遊戲公司的負責人或是重要人物,有了許多登上媒體發言的機會。

前一陣子在某本商業雜誌上看到一篇「自製遊戲 是青雲路還是不歸路?」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採訪了國內幾家遊戲公司的負責人。從文章的標題,就可以看出這篇報導是在探討國內的遊戲產業投資研發是否正確。瞭解台灣遊戲產業的人都知道,自從台灣的遊戲市場進入線上遊戲時代後,國內對於國外遊戲的需求越來越大,無論是歐美或是韓日的線上遊戲,都在台灣廠商的引進下源源不絕的進入台灣的市場。而這個現象,也使得台灣的場遊戲廠商受到國外遊戲公司的控制。無論是用高價的簽約金來搶遊戲的代理權,或是每個月必須支付大部份收入給國外的公司,都使得這些遊戲公司無法脫離國外遊戲公司的控制。更何況現在比較優秀的產品在簽約金和權利金上台灣的廠商都很難佔有優勢,像是之前《希望Online》就曾經創下美金四百二十五萬的驚人記錄。隨著大陸的線上遊戲市場繼續的成長,將來台灣的遊戲公司在爭奪遊戲的代理權時,恐怕還需要面對海峽對岸的競爭。

如果各位是本專欄的忠實讀者,一定會知道筆者不斷的強調台灣的遊戲公司必須要有自己的研發實力。代理的遊戲無論再棒,都有生命終了的一天。對於沒有研發實力的遊戲公司來說,當它代理的遊戲已經不受歡迎的時候,就只要再花大錢去搶一套新的遊戲。在這樣的輪迴下,這些沒有研發實力的遊戲公司永遠都只是在幫別人賺錢。只有本身擁有研發的實力,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公司的產品。這些累積下來的研發實力,都可以延續到之後一套又一套的產品。也因為這樣,擁有研發實力的公司不用受制於國外的廠商,可以自己控制遊戲的未來發展。而且自製遊戲不用付出高額的簽約金和權利金,也不用擔心付了錢之後海外的遊戲公司倒閉什麼都拿不到。雖然說從無到有很花時間,不過這應該是條正確且必須經歷的路。

最近昱泉將《怪獸總動員》這款遊戲結束了運作,照該公司負責人接受雜誌採訪時的說法,該公司在繳交了一億多的學費之後「想通了」,而且之後公司將降低自製遊戲營收的比重。不過當筆者看完這篇報導後,卻發現這位負責人不但沒有想通,而且完全的想錯了。這位負責人在受訪時說,日本的SQUARE堅持自有品牌,結果被大量委外代工的ENIX合併;美商藝電(EA)除了自行開發運動類型遊戲,其他也委託合作夥伴代工。瞭解產業狀況的人都知道,SQUARE會被ENIX合併和遊戲是自製還是委外代工一點關係都沒有,是因為SQUARE花了大錢拍出一部不賣座的電影。至於美商藝電的狀況更是不能和昱泉相提並論,如果昱泉打算轉型為代工的公司,那它所要看的並不是美商藝電,而是那些承接美商藝電案子的遊戲工作室吧?

實際接觸過《怪獸總動員》這款遊戲有一小段時間,也針對這遊戲的優缺點做過一些分析。這款遊戲在去年推出的同一時刻,市場上有幾款相近類型的遊戲。今天《怪獸總動員》的失敗,並不代表了研發自製遊戲是錯誤的,而只代表了這款遊戲在競爭後被市場所淘汰了。如果遊戲公司不去研究自己的遊戲為什麼不受市場歡迎,只是一味的將遊戲失敗的理由歸咎到投資研發是有問題的,那麼這家公司是否也要承認該公司在創意和企劃上比不過別人?如果不自己找出自己公司的問題,那麼以後除非不再碰自製遊戲,否則再研發自製遊戲恐怕還是會落到同樣的下場。

(2004.02 發表於電腦玩家雜誌)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