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台北電玩展在熱鬧的氣氛下結束了。在這個國內號稱遊戲界最重要的展覽中,我們看到各家廠商豪華的攤位、舞台上熱歌勁舞的Show Girl,場內擠滿了參觀的人潮、買氣旺得讓參展的廠商非常的滿意。不過在這樣的一個熱鬧的展覽中,卻讓筆者不禁擔心起台灣的遊戲產業。對照起會場內人潮滾滾的狀況,台灣遊戲產業的未來恐怕不像會場中如此的多彩多姿。
長久以來,筆者都認為台灣的遊戲產業若是要有未來,那麼就需要在研發自製遊戲上多投資。看看臨近的韓國,它們的遊戲產業能有現在的榮景,絕對不是靠代理其他國家的遊戲才有現在的局勢。不過讓我們看看在這次的台北電玩展裡,展出的遊戲有多少是國內研發的?在會場中幾個大型的攤位,所陳列展覽的幾乎都是來自其他國家的遊戲。看看遊戲橘子那個巨大的《天堂館》,聲勢的確是相當的浩大,所展現出的效果也相當驚人,可惜那裡面所展出的《天堂》和《天堂二》這兩款都是來自韓國的遊戲。而其他展出的遊戲無論是來自日本的《魔力寶貝》、《超武俠大戰》;或是來自韓國的《天翼之鍊》、《神之領域》、《希望online》、《奇蹟》、《凱旋》、《精靈2》等等,會場中幾乎要找不到台灣的自製遊戲。
算算會場中展出的遊戲,有多少款是國內自製的?如果以公司的數量來看,在國內有推出的一款以上可以營運的線上遊戲的公司也真是少得可憐。如果筆者以較嚴格的角度來計算,在會場中能算是有自製遊戲能力的只剩下中華網龍了。其他像是昱泉雖然推出了數款線上遊戲,但是扣掉還沒開始收費以及結束營運的,剩下的遊戲也沒有幾款;而鈊象雖然有《封神online》這款遊戲,不過該公司也就只有這麼一款作品,未來是否能繼續在研發自製遊戲上堅持下去也很難說。就連在台灣自製遊戲裡很有名的大宇,到目前為止也只有《軒轅劍online》這款唯一的線上遊戲產品。而以《天堂》一炮而紅的遊戲橘子,雖然曾經大力招募研發人員,不過到現在還是只有推出《椰子罐頭》這款失敗的作品。
看看會場中自製遊戲和代理遊戲那種懸殊的比例,再看看台灣遊戲廠商為了取得韓國遊戲代理權所簽下的巨額簽約金,筆者真的對台灣遊戲產業的未來相當的擔憂。以目前台灣遊戲產業這樣的狀況,如果投資研發遊戲的公司越來越少,那麼未來這個產業會變成什麼樣?目前政府以及許多單位認為台灣的遊戲產業欠缺人才,因此將力量投注在人才的育成上。問題是看看目前台灣遊戲產業的狀況,就算是這些人才培育出來了,若是沒有遊戲公司需要那該怎麼辦?更不要說以目前遊戲產業的薪資無法和其他產業相比,使得這些人才會進入遊戲產業的機率也越來越低。如果不早早改變台灣遊戲產業的體質,將台灣的遊戲產業從目前的代理轉向研發,那麼再過幾年,這個產業會變成什麼情況?
老實說,筆者總是認為目前台灣的遊戲產業朝著短利的方向在前進著。一家家新公司的成立,常常是為了搞股票或是湊熱鬧而生的。對於這一類的公司,它們總是沒有時間等待自製遊戲,因此購買國外現成的線上遊戲就成為它們唯一的作法了。看看這些公司拿著大把大把的鈔票去搶國外的遊戲,對於台灣的研發團隊沒有一點的耐心,更讓人擔心這個產業未來的走向。仔細算算,這些公司花大錢搶來的國外遊戲,就算在台灣受到玩家的接受,真正最後賺到錢的還是國外的遊戲公司。就這樣幾年過去,如果這個現象還是不改變,那麼幾年後台灣的遊戲產業還剩下什麼?
看看韓國,它們的遊戲產業能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就是靠不斷的投資研發。無論是《天堂》的NCsoft;或是《仙境傳說》的Gravity,都是因為投資研發,然後靠研發出來的遊戲才有著今天的規模。如果台灣的遊戲產業也想像韓國那樣有著美好的未來,那麼是不是該在研發上多下點工夫呢?
(2004.04 發表於電腦玩家雜誌)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