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這個行業在台灣,好不容易從古早的原始時代進步到目前有了產業的雛型。隨著多家遊戲公司股票上市上櫃,許多的業者紛紛湧進這個新興的行業,使得遊戲產業非常的熱鬧。不過台灣的遊戲產業畢竟還在萌芽階段,和歐美、日本等國的遊戲產業相比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因此期待台灣的遊戲產業能夠再進步,是所有喜愛遊戲的人所希望的。
遊戲產業要進步,是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對於很多的業者以及玩家來說,都很羨慕韓國的政府對它們的遊戲產業所做的協助。無論是人材的培育、資金設備的支援,都是使得韓國遊戲產業能在這幾年內有著大幅度成長的原因。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今年除了努力打壓非大陸的遊戲廠商外,也很積極的在各方面提供大陸的遊戲廠商有更好的成長。台灣的政府對於遊戲產業雖然並不是什麼事都沒有做,不過“遊戲”這兩個字在大部份官員的腦中還是不正經的東西,因此在這一方面的幫助不是很大。除了政府的幫助外,遊戲產業自己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如果遊戲公司不自立自強,那麼政府的幫助其實是沒有用的。而且如果不把重心放在遊戲上,只是耍花槍的搞宣傳,那麼這種遊戲公司自然會被產業淘汰,就算政府再怎麼扶持也是沒有用的。
遊戲產業要進步,除了遊戲廠商的努力以及政府單位的支援外,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玩家這一環。要知道遊戲是屬於消費性的娛樂商品,沒有玩家的支持,就算廠商再怎麼會吹怎麼會捧也是沒有用的。換句話說,玩家其實是遊戲公司的衣食父母,沒有玩家的消費,遊戲公司不可能光憑著炒炒股票就飛黃騰達的。舉個例子來說,看看國內的《遊戲基地》以及《巴哈姆特》這兩大遊戲社群的討論板,就會發現在前幾名的熱門討論區中批評遊戲廠商的文章非常的多。從這些批評或是漫罵的文章中,會發現有玩家雖然罵遊戲罵得狗血淋頭,不過當他離開討論板之後,還是回到那款被他罵得臭頭的遊戲裡。這種“邊罵邊玩”的現象就好像某些電視連續劇雖然被人罵得臭頭,不過卻還是維持著高收視率。玩家要知道,今天只有你們才是遊戲公司的命脈,一款沒有玩家支持的遊戲是無法活下去的。因此如果你們真的對某家廠商有意見,就應該停止這種邊玩邊罵的自虐行為,用你們的力量讓廠商知道你們的不滿,是讓遊戲廠商進步的最好壓力。
除了以實際的消費來支持好的遊戲廠商外,玩家也必需要提升自己的知識。如此不但可以避免盲目的崇拜不值得支持的遊戲公司,在提供遊戲公司意見的時候才不會有荒腔走板的現象出現。老實說,筆者知道國內的遊戲公司其實都很願意聽玩家的意見,不過由於大部份玩家的意見都有實現上的問題,遊戲公司在大量沒有意義的玩家建議下,只好採取無視的態度。舉個例子來說,明明是一款2D的遊戲,玩家的建議卻是『你們能不能把遊戲改成3D的?』,這種荒謬且無法實現的建議,遊戲公司怎麼可能去理會呢?除此之外,筆者也看過許多玩家針對國內線上遊戲的建議。由於部份玩家有著不服輸或是看不得別人好的眼紅心態,因此遊戲公司經常會收到所謂職業平衡的問題。老實說,就算是《暗黑破壞神2》這樣的作品,Blizzard也曾經多次針對職業來調整技能。玩家經常要求國內的廠商要向國外看齊,不過每當國內的遊戲廠商做了職業或是技能的調整,網路上各種○○╳╳的討論絕對是吵翻天。而有些玩家吵得不夠,還搞什麼連署要遊戲公司改回來的把戲,實在不是什麼成熟玩家的表現。筆者必須要說,遊戲公司絕對有針對遊戲修改的權利,而玩家也有選擇不玩的自由,為了這種事情在網路上吵來吵去,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筆者希望台灣的遊戲玩家都能成長,由這些升級的玩家來帶動遊戲產業的進步。只有玩家自己有分辨遊戲的能力,去支持應該支持的遊戲,而不要盲目的憑著一些偏見,或是盲目的崇拜一些其實不值得支持的遊戲,那麼台灣的遊戲產業自然會在玩家的壓力下隨著成長。要知道各位的消費才是遊戲公司的命脈,你們的壓力會成為遊戲公司進步的動力。
(2004.08 發表於電腦玩家雜誌)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