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宇所代理的《深遂幻想》的官方網站上,前一陣子出現了一篇「告別了~深遂的黃昏,璀璨的星空仍因你存在」的官方公告。在這篇公告裡,宣告了《深遂幻想》這款遊戲即將於今年的11月9日正式停機。經過了兩年的營運後,這款曾經帶給許多玩家歡樂、也曾經讓許多玩家廢寢忘食的線上遊戲,終於要在台灣的遊戲市場正式的畫下了句點。
其實早在今年的5月10日,在《深遂幻想》的官方網站上,一篇「深遂幻想宣佈停止收費」的公告,其實就已經表示了這款遊戲即將要走向它在台灣線上遊戲市場的終點。而這款遊戲自從停止代理最新的資料片《重返達羅斯》之後,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其實並不會讓人覺得意外。這款《深遂幻想》,是大宇繼代理韓國的《英雄》、日本的《超武俠大戰》之後第三款結束營運的遊戲。雖然說在激烈的線上遊戲大戰中被淘汰的遊戲並不只有這三款,不過大部份被淘汰的遊戲都伴隨著經營該遊戲公司的消失,像大宇這樣玩掉三款線上遊戲還健在的遊戲公司實在不多。因此今天筆者就藉由這三款收掉的遊戲,來探討探討線上遊戲收攤的幾種現象。
一款線上遊戲會結束營運,其造成的理由不過就是那幾個固定的原因。第一是研發遊戲的原廠結束營運,在這種狀況下,如果代理或是營運的公司認為這款遊戲還有未來,那麼自然會想辦法接手繼續做下去,像是華義的《石器時代》在當初日本原廠結束營運時,就用購買程式碼的方式在台灣繼續延續這款遊戲的生命;線上遊戲會結束營運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台灣的代理或是營運公司結束營運,由於線上遊戲是一門生意,不賺錢的公司倒閉或是財務發生問題的公司結束營運的狀況時有所聞。此時這家公司所代理或是營運的遊戲若是有其他的遊戲公司認為這款遊戲還有市場,那麼自然會想辦法接手繼續。像是之前聖教士代理的《紅月》、華聯的《精靈》等遊戲,都是原本的代理公司結束營運後其他的遊戲公司接手的狀況。至於線上遊戲會結束營運的第三個原因,就是這款遊戲在台灣的玩家數量不夠多,代理或是營運遊戲的公司在收入和支出不平衡的狀況下,自然會選擇結束遊戲營運的這個手段。以《深遂幻想》這款遊戲來說,日本的研發原廠也還健在;台灣的代理公司到現在也沒有聽說有財務危機的傳聞,那麼遊戲會結束的原因自然是第三個原因了。
當線上遊戲發生第一或是第二個現象而結束營運時,問題並不見得一定出現在遊戲上。不過當一款線上遊戲若是因為第三個原因而結束營運的時候,那麼不是這款遊戲的內容在市場上不被消費者接受、不然就是代理或是營運該遊戲的廠商在營運的策略上有嚴重的錯誤。筆者曾經接到過某些《深遂幻想》的玩家所寄來的email,在這些玩家的信中大多是認為《深遂幻想》這款遊戲是好遊戲,應該要建議其他的遊戲公司接手繼續經營等等。不過老實說,筆者在這裡不得不潑這些玩家一些冷水,這款《深遂幻想》的遊戲是否真的有各位所認為的那麼受玩家歡迎呢?一款線上遊戲的營運,並不是只靠三、五百位熱血的支持者就可以維持得下去的。老實說,就算這三、五百位的玩家願意每個人每月付十個帳號的費用,這款遊戲是否能有獲利都還是個未知數呢。線上遊戲公司也是一個營利事業,對於一款不能讓該公司賺錢的遊戲怎麼可能繼續讓它賠下去呢?更何況大宇是家上櫃的遊戲公司,它們還需要對購買該公司股票的股東負責,放著一款每個月都在賠錢的遊戲繼續拖下去才是不智的吧。
每次有線上遊戲要結束營運,網路上都不免會出現這些“死忠”的支持者的相關言論。不管是他們發動什麼連署、簽名,或是對結束遊戲營運的公司提出抗議、甚至是告訴,其實就筆者的眼光來看那都是一種毫無意義的行為。任何一款線上遊戲,無論是成功的或是失敗的,其實都會有結束營運的一天。它們之間的最大差別,不過就是從營運開始到結束的時間長短罷了。建議這些玩家不要把遊戲看得像是生命一樣,遊戲結束營運又不代表了世界末日嘛。
(2004.12 發表於電腦玩家雜誌)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