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 Pearl Harbor 影評


對於喜歡好萊塢鉅片的觀眾來說,麥可貝(Michael Bay) 可以說是一個相當響亮的招牌。由它所執導的《世界末日》無論在票房以及觀眾的評價上,都有著非常不錯的成績。當他宣佈即將要拍攝一部有關珍珠港的影片時,許多的影迷都期待著這部影片,想看看他能將這傳統的二次大戰重要的一役拍成如何的影片。

隨著電影的拍攝,許許多多有關影片的內容也漸漸的揭曉了。像是這部影片的主軸,居然是一場三角色的戀情。這樣的設定曾經讓許多人懷疑,為什麼要用如此的一個方式來表現珍珠港這個歷史上的大事。不過筆者個人是這樣想的,既然像是《鐵達尼》這種典型的災難片都可以當成愛情片來拍,為什麼《珍珠港》就不能這樣做呢?在傳統的軍事片看了這麼多之後,本片採用這樣的一個角度或許是想要吸引那些從不看軍事片或是喜歡愛情片的觀眾吧。至於這樣的做法到底是好是壞,就由各位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來自行判斷吧。

由於筆者並不是軍事專家,因此對於片中是否有什麼不合軍事專業知識的地方其實並不是很在意。在網路上,流傳著一份由看過這部影片的軍事迷所寫的“珍珠港之二十八不可思議”,其實也不過是加強了筆者認定這部影片並不是傳統的軍事片,只不過是套著軍事片外衣的一部娛樂片。那麼就娛樂片的觀點來看,這部影片到底有多少的價值呢?

影片的故事是描述了兩位從小一起長大的少年,在長大之後順利的進入空軍擔任飛行員的職務。在一次健康檢查的過程中,其中一位由班艾佛列克所飾演的雷夫認識了由凱特貝琴薩所飾演的軍中護士伊弗琳。不過兩人交往沒多久之後,雷夫就因為二次大戰歐洲方面戰事吃緊,因而決定前往英國參加戰爭而離開了女友。在一次出任務的過程中,雷夫所駕駛的戰鬥機卻被德軍擊落,這個消息傳來讓伊弗琳以及雷夫的好友由喬許哈奈特所飾演丹尼陷入悲痛的情緒中,而兩人在認為雷夫死了之後也漸漸的萌生了愛意。結果雷夫不但沒有死還回到了美國,而此時伊弗琳卻發現自己已經懷了丹尼的孩子。

三個人的故事發展到這裡已經變得相當的複雜了,不過此時三人所在的珍珠港卻在此時遭到了日軍的偷襲。一場由三百多架戰機所組成的偷襲部隊,在1941年12月 7日的清晨攻擊了這個美國位於太平洋上的重要軍事基地。沒有一點心理準備的美軍艦隊,在這場攻擊下受到了重創。而兩名原本因為女友而陷入複雜關係的幼時好友,也因為這場戰爭重新一同踏上了前線,為了國家去進行一場非常艱巨的任務。

這部影片的時間和空間拉得很遠,從開始的歐戰、到影片中期的偷襲珍珠港、以及影片最後的東京大轟炸,整個故事的時間和空間拉得太長了,因此反而沒有辦法交待太多人際間的關係以及感情的發展。對於曾經看過《世界末日》那個在短短十四天內發生的劇情,相形之下《珍珠港》這部長達三個小時的影片在感情上給人的感動不是那麼得深,也使得這部影片在扣掉了豪華的場面外沒有剩下什麼東西。

不過本片的偷襲珍珠港的場面真的非常驚人,一幕長達四十分鐘的情節,的確是表現出相當震撼的效果。無論是大批日軍戰鬥機呼嘯而過的情節、以及用穿甲彈視角觀看它衝向亞利桑納號的情節,都表現得非常的出色。像是這樣的場面,正表現出麥可貝這位導演所擅長的風格。相較於影片其他部份的表現,這短短的四十分鐘在整個影片中可說是最成功的一幕。至於後來兩位男主角駕駛著P-40與日軍零戰纏鬥的畫面,呃 …. 各位看爽了就好,別把這當成真實的情節了。

說真的,筆者看完這部影片後,覺得這部影片其實還是有相當不錯的可看性的。或許這部影片不合許多軍事迷的要求;或許這部影片在部份的拍攝上有些瑕疵。不過嚴格來說,筆者只能說是導演選錯了主題,和《世界末日》中那種完全是虛構的故事背景相比,本片由於有著歷史的背景在,因此讓導演無法表現出自己的特色。不過若是不計較這些,這部影片還是相當值得一看的。

(2001.06.27 發表於台灣 E!Online)


您可以在這裡留下你對這篇文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