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知名的賣座電影一定會拍續集,這在好萊塢是不變的定律。在今年的暑假檔,我們已經看了《神鬼傳奇 2》、《怪醫杜立德 2》等多部的續集電影。而這部《侏儸紀公園 3》則是挾著前兩集的票房成績,再一次的讓這些生活在數萬年前的巨大恐龍出現在螢幕上重新當時的風貌。
有看過一系列《侏儸紀公園》電影的觀眾一定會發現到,這一次電影的主角是第一集中扮演恐龍學家的Sam Neill ,至於在第二集擔任主角的Jeff Goldblum 則是消失不見了。這種角色上的改變是因為第二集的票房不夠理想,表現出觀眾對這兩位角色的喜好不同呢?還是因為這一集劇情的重心所談到的家庭觀比較適合Sam Neill 呢?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應該會發現這部影片其實也不斷的在探討家庭的組成,這和今年暑假的數部影片所隱含的主題相當的類似。對於在這類講究“視覺效果“為主的影片中隱藏如此的主題,其實筆者個人是相當不欣賞的。畢盡每一部影片有每一部影片的作用,像是《侏儸紀公園 3》這樣的電影,其實是讓觀眾看“爽”的,在影片中講什麼家庭價值、或是讓一個原本已經分裂的家庭因為共同渡過這場災難而重聚,其實是相當多餘的一種表現方式。或許是因為本片的導演從原本的Steven Spielberg換成了曾導過《野蠻遊戲》的Joe Johnston,因此影片的氣氛也因此而改變吧。
視覺效果大概可以說是本片最出色的地方了,在前兩集中威風八面的暴龍以及迅猛龍在本集中戲份不是那麼重了,取而代之的是在這一集中出現的棘龍以及翼手龍。這些新出現的恐龍除了有著比以往的那幾隻更兇猛、更可怕的特色外,還具有著不同的行動能力。像是棘龍不但可以在陸上行動,還可以從水路接近想要攻擊的對象。而一幕棘龍的背鰭從水中出現並且靜靜的接近主角們所搭乘的船隻的畫面,更是像及了《大白鯊》中的經典畫面。而翼手龍雖然在第二集中有出現一下,但是畢盡不過是背景。在這一集裡一幕幕翼手龍攻擊人類的畫面、以及翼手龍大批飛在空中的場景,應該可以讓喜歡翼手龍的觀眾相當的高興。另外像是一些只在串場中出現的新型恐龍,也能讓喜歡新奇角色的觀眾有著不同的感受。與其像是一、二集那種暴龍、迅猛龍貫穿全場,在這一次的《侏儸紀公園 3》中則可說是一部較完整的恐龍介紹片。
雖然現在的電腦科技相當的發達,許多電影都使用了大量的CG來繪製各種的生物。不過當年《侏儸紀公園》第一次出現在筆者的眼前時,所帶給筆者的震撼到現在都沒有忘記。那種使用CG重現恐龍的方式,以及那些栩栩如生的恐龍,對於當時的電影來說,是相當少見的表現方式。而隨著電腦科技的進步,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影使用相同的技術來表現從外星人到真實生物的種種,也正可以看出《侏儸紀公園》這部影片對於電影產業所造成的影響。就以今年的暑假檔來看,無論是以戰爭場面為主要賣點的《珍珠港》到描述貓狗間戰爭的《貓狗大戰》等片,在影片中都可以看到這種電腦科技的影子。不過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在這次的《侏儸紀公園 3》中其實有很多的恐龍是用機械恐龍來演出的,而不像前兩集那樣幾乎全部是電腦合成的影像。據筆者的猜想,使用電腦合成的影像雖然可以無限制的發揮,但是在拍攝上由於現場沒有實際的物體,因此在合成時無法造成相當真實的效果。機械的恐龍雖然沒有辦法表現出完美的感覺,但是當演員在演戲的時候現場卻有著可以與之互動的角色。而《侏儸紀公園 3》巧妙的運用了兩種不同的技巧來進行拍攝,可以說是非常了不起的。
相較於第一集與第二集,這一次的《侏儸紀公園 3》感覺內容不是很多。雖然說影片的資料上寫著一小時三十二分鐘,但是實際上看起來電影好像只有八十分鐘似的,這樣的狀況在暑假的各大片來說是相當罕見的。而影片的劇情表現方式,以及許多劇情內談到的部份,對於沒有看過前兩集的觀眾來說恐怕會是一頭霧水。或許這部影片已經擺脫了《侏儸紀公園 2》那種沒有內容的狀況,但是在劇情的鋪陳以及表現的手法,實在沒有什麼特別出色的地方。雖然說有些影片是看“爽”的,但是沒有適當的表現手法以及腳本,對於影片來說是相當不好的。如果不是影片中CG的表現,那麼這部片恐怕成績會更差。
(2001.08.09 發表於台灣 E!Online)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