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戰士 Final Fantasy : The Spirits Within 影評


知名電玩以及電影之間,一直都有相當程度的連繫。許多知名的電玩,也都因為其知名度而拍成了電影,像是《快打旋風》、《瑪莉兄弟》、《魔宮帝國》等片,都可以說是這兩個產業結合的範例。不過大部份的電玩題材搬到電影上都很失敗,部份的電影票房成績也不是很理想。這個狀況一直到今年暑假檔的《古墓奇兵》才有所改觀,這部影片的賣座成績似乎改變了一般人認為電玩改編成電影是不好的這個印象。現在,暑假檔的第二部電玩改編的電影《太空戰士》也上映了,和《古墓奇兵》不同的這是一個日本電玩的題材,而且製作的公司可說是日本遊樂器上知名的大公司,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部影片的表現。

如果各位有玩過遊樂器,那麼很難不知道《太空戰士》這款遊戲。這個在數台不同主機上推出了十代的遊戲,所創造出來的銷售成績是非常驚人了。雖然遊戲相當的賣座,但是這賣座的成績可以轉換到電影上嗎?如果各位有玩過這一系列的遊戲並且看過電影,就會發現到其實兩者之間的關係少得可憐。嚴格來說,這只能算是一部掛著《太空戰士》招牌的電影。比起之前在日本曾經推出過的《太空戰士》卡通來看,這部影片和遊戲可說是一點都沒有關係。如果真的要想辦法在兩者之間找一點關係,只能說電影中所出現的席德博士這個角色在一系列的遊戲中是個常見的名稱吧。

現在就讓我們先把遊戲與電影是否有關連這件事放在一旁,來看看這部電影有些什麼特色吧。這部《太空戰士》並不是使用真人的演員來演出,而是一部全程使用CG的電影。雖然這不是第一部使用CG的好萊塢電影,但是本片卻想要使用CG來完全取代真人的演員,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全面中近似真人畫面表現,以及非常可觀的視覺效果。就連一般在CG中相當難表現的頭髮,在本片中也有著很真實的效果。如果單從技術的觀點來看,這部影片在這一方面的確有相當出色的表現。根據筆者以往玩Square公司所設計遊戲的經驗,這家公司的作品在動畫方面的表現的卻是非常出色,不過受到遊樂器主機硬體的限制,以及電視畫面解像度的影響,遊戲中動畫方面的表現還是有所控制。在這次將電腦動畫搬上電影的大螢幕,終於讓製作人員能夠全力發揮了吧。

雖然在視覺效果上本片有著出色的表現,但是今天畫面這種技術的表現其實是需要有同等的劇情來搭配,才能有著最好的成果。在劇情上《太空戰士》的表現就很另人失望,一個沒有什麼重心的劇情發展、以及毫無特色的角色個性,使得這部影片有著技術與劇情失衡的現象。相較與暑假檔期另一部採用CG動畫的《史瑞克》來說,《太空戰士》在劇情上的表現實在是不怎麼樣。就筆者個人的觀點來看,我覺得製作單位似乎搞錯了影片的發展方向。以傳統遊樂器的市場來看,這部影片首先要抓住的應該是青少年的觀眾,不過本片的劇情發展未免過於沉重,無法抓住青少年的喜愛;而製作小組的野心太大,想在短短的一小時半的情節中講述大地之靈的內涵,也由於影片的時間不夠而無法成功的讓觀看電影的觀授所吸收。在這樣雙重的缺點之下,使得這部影片變成一部只有聲光效果而沒有內涵的影片。

一部電影要好看,最重要的是故事要說得好,這是筆者從以前看電影到現在都一直持有的看法。無論是多先進的科技、多絢的特效,其實都是用來包裝的外衣。因此如果影片核心也就是故事不能吸引人,那麼這部電影就是失敗的。像是《太空戰士》這部影片,雖然說在CG上所創造的成績非常優秀,不過在劇情上卻有著嚴重的瑕疵,使得整部影片在看完之後所留下的是一絲絲的遺憾。

(2001.08.14 發表於狐貍窩)


您可以在這裡留下你對這篇文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