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法尤物 Legally Blonde 影評

在傳統的好萊塢電影中,滿頭金髮的美女通常都會被描寫為“只有身裁沒有大腦”的角色。而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正是一個外表符合這傳統形象的角色。在影影片的一開始,我們這位滿頭金髮的美麗女主角以為自己的男友將會在當晚向她求婚,因此興高采烈的和好友逛街購物,但是晚上從男友的口中所聽到的,卻是希望兩人分手的要求。受到這打擊的女主角在失望之餘,下定決心要進入男友即將就讀的哈佛法學院,讓男友知道自己並不是個沒有內涵的女人,而劇情就這麼展開了。

說實在的,看到這樣八股的劇情內容,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不過是另外一部搞笑的青春片,不過隱藏在這部影片的背後,卻諷刺了相當多的東西。像是影片雖然一方面用傳統的角度來顯現女主角是怎樣的一位金髮美女,因此她在服飾、化裝、以及美容方面的知識有多麼豐富;另一方面,卻也顯現出女主角這些知識有多麼的豐富。像是一開始那段與好友去購物的片段,狡猾的店員想用過季的服裝當做最新一季的熱門服飾來賣給女主角,就被女主角那豐富的相關知識所視破。其實光就這一點來看,如果能在某種特定的知識上有著如此的能力,其實也是相當了不起的。

另外,本片有意無意的將哈佛法學院的學生形容為各式各樣的怪胎,因此當女主角成功的入學之後,雖然說我們看到她身穿一身粉紅色的服裝來到這個看似嚴肅的法學院,看起來有點格格不入的樣子;而在一場新生互相介紹的場面,觀眾卻會發現到我們的女主角似乎才是其中最正常的一位。其他那些的新生,像是身懷大志曾到索馬利亞擔任義工的怪人、極端的女權運動者,雖然說看起來比較正常,但是開口說話時所說出的東西,會觀眾不由得感覺到這些人是不正常的。隨著劇情的進展,我們會發現到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當然筆者也知道這是編劇刻意要如此表現的,而現實的社會中哈佛法學院的學生是否真是如此筆者也不知道,但總覺得在這一方面的描寫有些過份。

此外,影片一方面將女主角的特長鎖定在服飾、化裝、美容等方面,卻又不斷的讓她發揮這些技能。像是劇情發展到女主角成為一樁謀殺案被告的律師之後,這些知識就不斷的發揮作用。像是女主角可以憑著做出對被告不利證言那位男士認得出她穿的鞋子,就可以判斷出這位男士其實是為同性戀者,因此絕對不可能和被告有什麼曖昧的關係;而憑著受害者女兒表示當天才去燙頭髮的證詞,就可以推測出當天她其實並沒有淋浴。這一連串的事件在電影裡看起來雖然很有趣,但是似乎有點超現實。就筆者個人來說,實在很難相信這些判斷的方式可以在真實的法庭裡產生任何的效果。不過電影畢竟是一種娛樂,我們就不要太計較這些狀況在真實的社會裡會不會發生了。

從影片的結局來看,這部片其實像是一部勵志片。因為在這部影片中它讓女主角不但努力考上了哈佛法學院,而且成功的利用自己的能力順利的畢業,而且展現出自己在法律上的獨特能力。不過筆者相信在這部電影的喜劇包裝下,恐怕很少人會注意到這一點。當然這部影片的娛樂效果相當的不錯,雖然用了一些很傳統的表現方式,但是電影是娛樂嘛,只要能夠看得愉快,也不要計較那麼多了。

(2001.10.24 發表於狐貍窩)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