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報告 Minority Report 影評


如果有一天,人類可以預測出即將發生謀殺案,並且在事前加以防止,阻止即將犯下的罪行。當一個罪行在尚未發生前就被阻止時,這個原本即將犯罪的人究竟算不算犯人?在這部《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中,影片所呈現的世界就是一個如此的社會,由於先進的科技以及獨特的偵測系統,因此所有的殺人案件都可以在發生前加以阻止,也使得犯罪率大大的降低。

由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所飾演的約翰安德頓就是一位任職於這個犯罪防治機構的警探,他的工作就是在系統預測出即將發生的謀殺案時,根據創造出來的影像來收集相對的資訊,並且找出犯罪的地點以及時間,在發生前加以阻止。影片的開始,一段阻止謀殺案發生的過程相當的緊張,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要如何從所獲得的影像中確定罪案發生的地點,讓人看得有點喘不過氣來。

隨著這個系統的成功,政府決定將這系統使用到全國,因此由柯林法洛(Colin Farrell)所飾演的角色,就是由政府派來調查這系統是否有任何不妥的地方。此時影片中提出了一個相當有趣的觀點,當一件罪案在還沒發生前就被阻止,那又如何能夠知道這案件的確會發生呢?隨著影片的劇情繼續的發展下去,當湯姆克魯斯自己也因為這些影像而被認為即將犯下謀殺案而被追捕時,同樣的想法也開始出現在他的腦中。為了要洗刷自己的罪行,約翰安德頓開始了一連串的逃亡,並且開始解開整個犯罪防治系統的秘密。

這部影片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同樣是由大導演史蒂芬史匹伯(Steven Spielberg)所執導的,不過相較於《人工智慧》那些眩得不得了的未來世界場景,在本片中出現的一景一物卻比較讓觀眾能夠接受。同樣的是很眩,不過卻有著熟悉的感覺。影片中所看到的景像,比較像是現實社會所演進的,因此一些熟悉的招牌以及物件,都能讓觀眾感覺到這就是目前現實的社會在未來的景像。而《人工智慧》裡的未來世界,則好像是另一個星球似的少了些熟悉感。

既然是未來的世界,本片在特效上的表現自然非常重要。在犯罪防治中心裡,我們可以看到未來的電腦是使用雙手直接在上面控制,這種控制的方式和《捍衛機密(Johnny Mnemonic)》中那種虛擬實境的表現方式不同,是完全真實的顯現在眾人的雙眼前;至於影片中其他先進的武器,像是催吐杖以及在汽車工廠中所使用的那種震波槍,也相當的具有創意。豐富的視覺效果以及緊湊的情節,讓這部長達兩小時多的影片看起來一點都不沉悶。

影片的佈局還算不錯,雖然說看到中途就大致可以猜到劇情未來的走向,不過就一部以視覺效果為主的電影來說,這一方面的缺憾早就被絢麗的視覺效果給沖淡了。至於約翰安德頓為什麼會被指控謀殺,隨著影片一步步的進入最後的階段,觀眾也很快的就能從影片中的蛛絲馬跡中找到答案。唯一讓筆者不滿的,是這部影片最後那個“完美”大結局,在這麼多風風雨雨的過程後,居然用這麼溫馨的結局來表現,實在是沖淡了一些本片的效果。記得《人工智慧》的結局筆者也是很不滿意,總認為那結局是故意拿來騙眼淚的;而這部《關鍵報告》的完美大結局如果能夠改一下,是不是也會有著不同的戲劇效果呢?

不過當筆者看完這部影片後心理有點疑惑,如果說設計讓人殺人可以使人被系統偵測到,那麼這個設計的人的這一連串的陰謀為什麼沒有被偵測到?或許是因為這些謀殺犯被捕後並不是被處以死刑,只不過是被妥善的保存起來,因此生命的現象並沒有消失吧。如果說這系統真是這麼完美,可以偵測到所有預謀的謀殺案的話,那麼這種大費周章的陰謀是不是更容易偵測到呢?

(2002.06.28 發表於狐貍窩)


您可以在這裡留下你對這篇文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