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夜怪談西洋篇 The Ring 影評


幾年前《七夜怪談》這部日本片在台灣帶來了一陣東洋恐怖片的熱潮,這部片中的幾個經典鏡頭,更是在媒體的傳播以及觀眾的口耳相傳下讓人耳熟能詳。由於這部片的成績相當可觀,因此美國的夢工廠(Dreamworks)買下了這部影片的版權重新拍攝,所以有了這部《七夜怪談西洋篇》的出現。

老實說,在筆者去看這部《七夜怪談西洋篇》之前,曾經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去的。那時所想的是自己已經看過日本版的原著,因此美國版的就算是再怎麼樣的營造氣氛,應該都不會被嚇到才對。更何況看著那些原本日本版的場景在美國版的劇情中重現,搞不好會因為太過突兀而在電影院裡笑出聲音呢。不過當電影開演後,筆者如此的想法被電影所營造的氣氛完全的吸引了,那種詭異的氣氛還是相當有水準的。影片的場景所營造出來的氣氛,以及那種要死不活的詭異配樂讓影片有更好的表現。

在這裡筆者要建議各位想去看這部影片的讀者,如果你們真的要去看的,最好是選擇一場觀眾比較少的場次,如此影片的效果以及氣氛會比較好。筆者這次所選擇的電影院觀眾的人數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很掃興的後方坐了一排吵死人的年輕人,在影片開始的時候嘰嘰喳喳的聊著自己的事,使得影片的氣氛被他們破壞了不少。影片撥放中那群該死的傢伙一會討論著雞屁股好不好吃、一會有人詢問要不要吃豬血糕,更是讓筆者恨不得手中有把大刀可以砍了他們。如果不是這群討厭的傢伙坐在後方,這部影片帶給筆者的感覺應該會更好。

這部影片雖然是改編自日本版的,不過在劇情上有做了部份的修改。不知道是不是美國人對於日本那種異常的ESP狂熱沒有興趣,因此在這部影片中這一部份的劇情被沒有解釋的馬匹死亡事件所取代了。或許是因為美國人對於原本影片那種用太多神秘事件所營造的感覺不是很喜歡,因此嘗試著用各種合理的事件來加以解釋。可惜的是這些看似科學的過程,在後來看完電影後仔細的思考,就會發現出更多的破綻。當然這一類的電影是不需要太講究合理性的,因此若是不去考慮這一部份是沒有關係的。

從日本版變到美國版,最大的差別就是在化妝和特效上。在《七夜怪談》這部片中經典的場面之一,那幕貞子從電視螢幕中爬出來的場景,在美國版中由於有著特效的配合,從電視中進入真實世界的感覺相當的不錯;另外在化妝上,像是幾個死於非命的受害者的死相、以及在井中小女孩的屍體從肉身化為骨骸的畫面,也因為有著特效的配合感覺相當的不錯。在傳統的好萊塢恐怖片中,特效和化妝常常搶去了影片的效果,不過在這部影片中兩者的結合卻相當的不錯。

或許正因為這部影片的風格吧,全片的演員大多是筆者所不認得的,唯一比較眼熟的是扮演貞子父親的Brian Cox這位老牌演員。不過在筆者仔細的比對演員名單後,發現扮演美國版貞子的正是在之前迪士尼卡通《星際寶貝(Lilo & Stitch)》中幫Lilo配音的Daveigh Chase。相較於《星際寶貝》中她那種有時憂鬱有時活潑的聲音,在《七夜怪談西洋篇》中她那種要死不活陰陽怪氣的聲音還真是有特色呢。另外本片的導演曾經執導過《危險情人(The Mexican)》和《捕鼠氣(Mouse Hunt)》,在本片則是相當成功的營造出恐怖的氣氛,也看出這位導演他對於不同類型的電影都能有不錯的發揮。

就整部影片的表現,筆者要推薦這部影片給喜歡恐怖電影的各位。相較於一般美國恐怖電影所喜歡玩弄的血腥、特效,這部《七夜怪談西洋篇》在氣氛的營造上的確相當成功。當然,若是各位能夠在去看之前先看過日本原版的,或許會有更好的感受。

(2002.12.16 發表於狐貍窩)


您可以在這裡留下你對這篇文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