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從小金魚到大鯨魚』的這篇文章中,銀狐提到了線上遊戲的營運模式進入免費/商城制的時代後,遊戲中實際上有大量不付費的玩家,因此遊戲的營收會來自少數付費的玩家。而在這少數的付費玩家中,又有著某一些被稱之為『鯨魚用戶』的大戶玩家。
在前一篇文章的最後銀狐也曾經提過,如果一款遊戲的營收只靠少數的鯨魚用戶,這樣的遊戲營運狀況非常的不健康。因為這少數的鯨魚玩家控制了遊戲的生死,為了要避免這些鯨魚玩家游到別的遊戲,遊戲公司會用盡一切的手段來留住它們。而這樣的過程,會使得遊戲的設計以及相關商品的推出越來越偏向這些鯨魚玩家的需求。
相信有不少的網友都曾經聽過有玩家在抱怨「遊戲公司都只照顧付錢的玩家,對於不付錢的玩家都不理會。」現實的狀況的確就會是這樣,如果不願意付錢的玩家『堅持』絕對不付費,那麼他們的需求就很容易被遊戲公司所忽視。因為把同樣的人力和時間拿來照顧願意付費的玩家,推出願意付費的玩家有興趣的商品,才是讓遊戲能夠持續營運下去的常見作法。
同樣是鯨魚玩家,也可以分為個性較溫和的抹香鯨玩家和肉食侵略性較強的殺人鯨玩家這兩類。對於遊戲公司來說,個性溫和的抹香鯨玩家靜悄悄的每個月付出大量的金額購買遊戲的點卡、遊戲中的商品,成為遊戲營收的主力支撐群。這樣的玩家雖然也會提出他們的需求,不過並不會強硬的要求遊戲公司一定要照著他們的要求去做。當遊戲公司的方向符合他們的需求時,他們會很高興的購買著遊戲公司推出的商品(遊戲公司也很高興能收到他們投入的大筆金錢);當遊戲公司的方向和他們所預期的不符時,他們也只不過是減少付費,最壞最壞就是放棄遊戲尋找下一款自己喜歡的遊戲。
至於殺人鯨玩家就完全不同了,這一類玩家抱持著『付錢就是老大』的心態,認為他們花了這麼多錢在遊戲中,所以遊戲應該要照著他們的意思去發展(某些錢花得不是很多的玩家也有這樣的心態)。當遊戲公司做出不符合他們預期的動作時,他們就會拿『不玩』當作武器來要脅遊戲公司。而這一類玩家因為每個月付出的費用很高,許多遊戲公司都會安排有專人來接收他們的意見(就像銀行針對存款大戶有專人服務一樣),因此殺人鯨玩家的意見通常會比一般玩家的意見更快的傳達到遊戲公司。
根據銀狐個人的經驗,遊戲公司絕對不能被這一類的殺人鯨玩家牽著鼻子走。雖然這一類的玩家是遊戲營收的主要來源,但是他們只是遊戲中的少數玩家(如果以付費比10%其中有20%是鯨魚用戶,那麼它們所佔的比例不過是全部玩家的2%),如果遊戲真的照著他們的需求持續的開發下去,那麼很快的其餘的98%玩家就會陸陸續續的離異。而當其餘的98%漸漸流失後,遊戲中的生態自然也會改變,這些殺人鯨玩家在少了可以『欺負』或是『炫耀』的對象後,他們的付費慾望也會降低,嚴重的狀況就是他們也會離開遊戲。
理論上是應該要這麼做,但在現實的狀況下遊戲公司是否真的經得起這些殺人鯨玩家的威脅又是另一回事了。如果今天現實的狀況是這些鯨魚玩家的收入佔了遊戲每個月營收的大半(或是更多),而這些殺人鯨玩家看準了遊戲公司捨不得放棄這些營收,聯合起來向遊戲公司施壓的話,大多數遊戲公司的營運單位是很難扛得住這樣的壓力,有些時候難免就會在這樣的狀況下不得不為了收入而屈服在殺人鯨玩家的『新台幣』攻勢下。
我們都希望旗下遊戲裡的鯨魚用戶都是抹香鯨,不過現實上卻經常會遇到殺人鯨。如何讓殺人鯨玩家滿意又不會傷到一般玩家,這本來就是個兩難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只是遊戲公司要多思考,所有的玩家(特別是不願意花錢的玩家)更是可以多想想。
銀狐 Silver Fox。一個在遊戲業打滾30年的老頭,現在則是半退休狀態的說書人。有空喜歡玩玩遊戲,談談遊戲產業的事。喜歡出國旅遊,四處吃吃美食增加體重和膽固醇,當當兼職的遊戲顧問、做遊戲的評測,玩一玩自己有興趣的遊戲。
Very interesting.
謝謝分享:)
不僅是遊戲,我的經驗是,很多服務型商品都是不兇不行的。如果不用各種強硬方式應對,往往絕對不僅是被忽視而已。正確來說,不是「兇」,而是各種使對方膽怯和著急的方法。
合理的兇, 和無理取鬧的兇是不同的. (笑)
嘛…我以前也是抹香鯨,直到我的臉被遊戲公司打了一掌。就變成殺人鯨了!
不是『直到我的膝蓋中了一箭』嗎? (笑)
基本上也可以說是熱誠的心中了一箭碎了…
後來只好轉戰某S開頭的OLG大作。
至少老歪誠意十足…
真的要說的話,鯨魚好像沒膝蓋…(被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