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遊戲的抄襲這件事‧‧‧

在《大東京玩具箱第二集》中有一段劇情,當StudioG3和電算花組加入Soup這個次世代主機開發計劃後,雙方各自提出了準備好的企劃草案。此時電算花組拿出了一份文件,這份已經超過草案的完整企劃案讓須田非常的興奮。此時天川太陽發現這個遊戲只是將某個去年暢銷的戰國遊戲裡的角色換成電算花組擅長的『萌作』,換句話說這根本是個抄襲的遊戲。

對於天川的質疑,電算花組大姐頭半田花子說「現在遊戲的核心並不在於遊戲的操作系統,而是人物的出場角色。玩家所追求的,是如何有效率的去消費這些角色。這就是『萌』的構造。這樣一來嶄新的操作系統反而會造成阻礙,模仿別人已經完成的操作系統,其實是一種更貼近玩家的作法。」

模仿別人的遊戲到底是好是壞,其實有著正反兩面不同的說法。而這樣的話題,也經常的出現在各種論壇的嘴砲討論串中。許多的外行人對於遊戲到底是『學習』、『模仿』還是『抄襲』的界線分得不是很清楚,常常只抓著一個小小的點就在那邊大吼大叫,這樣的態度以及反應其實是很可笑的。剛好前一陣子銀狐在玩的《Triple Town》這款遊戲也出現了一個抄襲該遊戲的《Yeti Town》,所以今天就來寫篇文章談談遊戲抄襲的這件事。

這裡銀狐拿電影來當例子說明。如果各位的年紀大一點,應該會記得曾經有一部名叫《暫時停止呼吸﹝香港原名為殭屍先生﹞》的電影,這部以殭屍作為主題的電影融合了許多不同電影的元素,上演之後創造了相當不錯的票房。也因為這部電影的賣座,所以後來也出現了許多類似題材的電影﹝其實電影圈這樣的現象很常見,各位多想想應該可以舉出很多例子﹞。

在一部電影裡,可以分為兩個主要的成份,一項是演員;另一項就是劇本。如果今天有另外一部電影使用了《暫時停止呼吸》這部電影同樣的演員以及劇本,那麼這樣子拍出來的電影我們會怎麼稱呼?如果這不是一部獲得原始作品授權的作品,相信大家應該都會稱這部電影是抄襲的作品吧。如果今天劇本沒有變但是演員換了一批呢?雖然畫面上看起來有那麼一些不同,不過骨子裡還是一樣的電影吧。那麼若是演員沒有換,但是劇本換成別的,這樣的電影又如何呢?

在那麼多跟風後出來的殭屍電影中,都沒有出現以上的三種狀況。而大多數後來出現的殭屍電影,每一部也都有其自己的風格。有的殭屍電影特別強調動作的場面、有的則是強化搞笑的劇情、也有的則是嘗試營造出殭屍親子的溫情。這各式各樣的改變,都是不同的片商在思考殭屍電影有市場後,依各自的想法拍出的不同電影。我們可以說這些電影都是看到《暫時停止呼吸》而出來的跟風電影,這些片商會這麼做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殭屍片賣座﹝或是說有錢賺﹞。但是這些後來出現的殭屍電影,有那一部是完完全全抄襲《暫時停止呼吸》的嗎?

遊戲其實也是一樣,真正『完全原創』的遊戲創意其實非常的少,大多數的遊戲都是吸收了別的遊戲的經驗,然後由設計者根據自己的想法,做出他們認為可以發揮得更好的修改﹝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修改都是朝好的方向前進﹞。在這些修改中,有的遊戲可以表現的比原始參考的作品更好;但也有許多的遊戲只學習到了原始作品的表皮,對於原始遊戲所要表現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卻完全不清楚,結果就在這個不明究理的狀況下朝著錯誤的方向去修改,最後造成一個個慘不忍睹的失敗作品。

有句『模仿為創新之母』的說法,指的就是所有的創新其實都是從模仿開始的。這話雖然說得不見得完全正確,不過有許多的產業的確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然後藉由模仿的過程中學習到人家的長處,然後保留別人的長處、改良別人的短處,最後形成自己的創新。

事實上,在目前的遊戲產業大多數的遊戲都難免有其他遊戲的影子,真正完全原創的遊戲少之又少。就算是目前線上遊戲市場的暢銷作品中,也都可以看得到研發小組不斷的從不同的管道吸收各種的設計,然後將它融合在自己的遊戲中。

身為遊戲創作者,不用拘泥於『遊戲是否有創新』的這件事情上,應該先考慮到你想要學習的遊戲是否有值得參考的地方。如果真的有就要用心的去學習,從設計的核心去瞭解對方為什麼這樣做,這樣才是有價值的模仿。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