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產業歷史故事【23】你願意為自己的理想付出多少代價

自己開公司做自己理想的遊戲,似乎是許多喜愛遊戲的人經常會思考的事。許多遊戲從業人員在原本工作的公司裡沒有辦法做自己想做的事,經常會冒出的就是『自己開公司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遊戲』這樣的想法。不過真的自己開了公司就能夠完成自己的理想嗎?從以往這麼多的案例裡銀狐不會說沒有成功的,但是失敗到一蹋糊塗的案例倒也真是不少。

不過開公司並不是那麼簡單,再加上遊戲研發的成本也不低,大多數的遊戲從業人員的背後不見得會有富爸爸,所以怎麼籌募這筆公司運作所需要的經費就成為一大難題。有的是幾個好朋友拿出自己的存款,拼拼湊湊的拿來成立公司;有的則是想辦法找投資者,然後用投資者的資金來開設遊戲公司。當然這其中也有許多是合資的狀況,由想開公司的遊戲人和投資者各自出資,然後雙方分別負責研發和公司營運的工作。

故事的主角盧先生(假名)就是一位曾經在遊戲公司工作過許多年的資深人員,和很多在遊戲公司工作的遊戲人一樣,盧先生總是覺得在公司裡沒有辦法做自己想做的東西。就算經過了這麼多年他由原本的新進人員變成了資深的員工,公司的決策還是由老闆以及幾個大頭們說了算。而且這些大頭們敲定的東西三天兩頭的改來改去,最後害得底下的工作人員必須要不斷加班趕進度。這樣的狀況一再的發生,終於有一天盧先生受夠了這個狀況,於是他有了離開目前工作的公司自己開公司的想法。

想要開公司,人和錢是兩個最大的問題。人的部份盧先生動用自己的人脈,從原公司以及認識的朋友中找了幾位,和這些人談了自己的理想以及開公司後準備要做的事情。這些人大多對於目前自己的工作也有些許的不滿,因此很快的就決定了和盧先生一起創業,於是新公司研發的主要成員大致都敲定了。

人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錢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才是真正的大問題。盧先生雖然有一點積蓄,幾位主要的成員也願意每個人拿出一些錢來為新公司奮鬥,不過湊了很久還是只湊到五百萬。如果是在十幾年前的單機遊戲時代,五百萬成立遊戲公司還不算是太寒酸。不過就當時的狀況來看,五百萬絕對不夠新公司燒。雖然也有人提出主要的幾位成員在遊戲沒有做出來之前不領薪水,不過這樣的作法並不符盧先生的想法,所以他不希望新公司用這樣的方式。

自己的錢不夠,那就只好找人投資了。在親戚、朋友的這些關係都用完了還湊不夠成立公司所需的費用後,盧先生透過幾個遊戲業界的朋友向幾間不同的遊戲發行商提出了投資的計劃。經過辛苦的遊說以及說明,最後有一間有在從事遊戲發行業務的遊戲公司李老闆(假名)決定投資,這間遊戲公司的老闆決定拿出三千萬來投資盧先生的公司,然後加上盧先生以及幾位成員的五百萬,另外再規劃了五百萬的比例作為公司創始研發團隊成員的技術股。

外部投資談到了之後,盧先生對團隊告知投資者的身份以及公司成立後各自佔的比例。在聽到公司的股份他們只佔四分之一時,有人對這樣的狀況表示了不贊成,認為在這樣的比例下未來可能會發生公司必須要照著投資者的意思去做。盧先生對所有成員表示,他也知道這樣做有其危險,不過現實的狀況是大家沒有辦法找到其他的投資者,所以只好讓這唯一的投資者佔四分之三的股份。盧先生還表示在他的爭取下增加了五百萬的技術股,不然的話投資者佔的比例會高達七分之六。

公司就這樣成立了,投資者佔了公司大部份的股份,所以這位李先生是公司的負責人以及董事長,盧先生掛了公司的總經理,實際負責公司的研發工作。公司裡除了原本和盧先生一起成立研發小組的成員外,還另外雇用了幾位員工,研發理想中遊戲的工作就這麼開始了。在公司成立的前半年,這位外部的投資者並沒有干涉公司的運作,幾位成員原本所擔心的狀況並沒有發生。不過半年過去了,公司內部的氣氛開始有些改變了。

照之前盧先生對李先生所說,這款他心目中的理想遊戲大約要花一年半的時間,而第一個半年應該要能夠看到遊戲的原型。不過實際上遊戲開發的狀況並沒有盧先生所想得這麼順利,雖然幾位團隊的成員都有遊戲開發的經驗,不過這間公司畢竟是新成立的,所有的東西都必須從零開始,以前任職在遊戲公司裡的經驗雖然有幫助,不過對於實際產品的進度卻還沒有到達能有原型展示的階段。

在當時公司成立的時候,李先生投資的資金雖然是三千萬,不過當時談的條約這三千萬並不是一次到位,而是以每半年為一個節點。在公司成立的時候先撥一千萬;等到半年後原型完成時再撥一千萬;然後再過半年另一個產品的檢查點過了再撥最後的一千萬。現在雖然已經過了半年,不過產品的原型的確還沒有完成。原本李先生是不願意撥入這第二筆的資金的,不過在盧先生向他解釋新公司成立在研發上會遇到的問題後,李先生同意先將資金撥入,讓公司能夠持續有資金運作。

轉眼時間又過去了兩個月,盧先生向投資者所承諾的原型卻還沒有完成。其實會發生這樣的狀況是因為盧先生的團隊在研發的過程中不斷的翻案,對於做出來的成果不滿意就打掉重來。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翻案下,專案的進度自然不會理想。這樣的狀況雖然研發遊戲的人都明白,不過看在投資者李先生的眼中卻是不能理解的。對李先生來說,他投進來的第一個一千萬已經燒光了,而且第二個一千萬現在也燒掉了一部份,是否要繼續燒下去是個難題。

挑了一個日子,李先生把盧先生以及研發團隊幾位重要的成員找來開會。會議一開始,李先生就很直接的表示對目前公司產品的進度他個人很不滿意,如果研發團隊不能給他一個時間告訴他什麼時候原型會完成,那麼他必須要決定停止公司資金的撥入。沒有資金公司就撐不下去,因此盧先生表示他會立刻和研發團隊在一個月內將原本早該完成的原型完成,希望原型展示後李先生能夠繼續投入資金維持公司的運作。

一個月後盧先生的團隊向李先生展出了產品的原型,不過展出的內容並不讓李先生滿意。除了部份的動畫外,目前遊戲的實際完成度很低,不只是沒有辦法進行實際的操作,就連最基本的引擎都還問題不斷。經過考慮後李先生決定放棄這個投資,原本已經投入的金錢就認賠,後續的資金不會撥到這間公司。算一算李先生在這次的投資繳了大約一千五百萬的學費,而且接著公司關閉以及收攤的相關事宜應該還有得解決。

李先生要退場了,不過盧先生卻不願意放棄,團隊的幾位成員也覺得應該撐到把遊戲做出來再說。不過眼前的問題有兩個,第一個是公司眼看就要斷炊,沒有錢的話要怎麼繼續運作下去;第二個問題是李先生是公司的負責人和大股東,這些時間大家的成果是屬於公司的,因此若是大家想要繼續把遊戲做完,要怎麼找錢以及買下李先生所擁有的這些權利就變成一個大問題。

團隊內有位朱先生(假名)提出他可以請親戚投資把原本李先生的股份買下,這樣子公司就可以繼續的運作。只不過這樣的作法公司的大股東就會變成朱先生,而朱先生也要求他要擁有對這個遊戲的主導權。朱先生的提議盧先生無法接受,因為這樣做他就會失去對遊戲的主導權,結果兩個人在會議中大吵了一架,在李先生還沒有關閉公司前,朱先生和另一位夥伴就因為對盧先生的想法失望而離開了這間公司。

後續的故事發展銀狐不知道了,據說盧先生自己去辦了貸款,然後用自己的身家作為擔保另外又向親戚借了一筆錢,將目前開發到的遊戲相關的權利從李先生的手中買了下來。不過在這一陣的風波後,原本和他一起創業的幾位成員也大多離開了那間公司,只留下盧先生一個人繼續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至於盧先生這個理想中的遊戲到底有沒有做出來,好幾年後都沒有聽到相關的消息,也沒有人知道了。

很多人總愛說理想,但是有多少人願意為自己的理想付出代價?這故事中的盧先生雖然好像沒有做出什麼成績,不過他願意拿自己的身家、自己的生命去追求自己的理想。雖然說銀狐不知道他最後有沒有完成他的理想,但至少他曾經努力追求過,也願意為自己的理想付出相當的代價。比起某些只會嘴裡說理想,但卻要別人拿錢來讓自己追求理想的人,盧先生比他們要讓人敬佩。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