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說八道】水果店阿伯的選擇

本故事純屬虛構,與任何人、事、物無關,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有一位老先生(以下為了方便稱呼,就叫他阿伯吧)開了一間水果店,在那個還沒有什麼人進口水果到國內的市場來販賣的時代,阿伯引進了來自國外的天堂果,在市場上引起相當不錯的迴響。水果的生意越做越大,也讓阿伯的水果店規模越來越大、員工越來越多。隨著水果店的規模越來越大,阿伯也很積極的引起了更多進口水果,其中的爆爆果、卡丁果以及楓葉果都很暢銷,水果店的生意在這些進口水果的業績不斷成長的狀況下也越來越好。

阿伯也知道自己的水果店只靠進口水果是不行的,因此也很努力的投資在自己的果園,並且收購了一些原本別人在經營的果園,希望這些果園產出水果能夠讓阿伯的水果店有更多的商品可以販售,如果這些自己生產的水果能有好的業績,那麼水果店對於進口水果的依賴就可以降低。但是很可惜的阿伯投資的這些果園產出的水果品質並不穩定,有的口味不合消費者的胃口、有的上市的時候很暢銷,但是很快的消費者膩了就不再購買。由於這些自產的水果銷售成績不夠好,水果店的業績只能繼續依靠進口的水果。

雖然自產的水果銷售成績不夠好,不過阿伯還是很積極的想將這些水果銷售到海外,於是阿伯將水果店的業務拓展到海外,在許多不同的國家開設了分店,開始販賣著自己果園生產的水果。這些開在海外的水果店一開始的時候因為產品的賣相以及品質不佳,因此都處於虧損的狀況。而這個虧損也拖累了台灣的本店,原本每年都是賺錢的水果店,在這些海外分店的業績拖累下,也出現了虧損的狀況。

這樣的挫折並沒有打倒阿伯,他還是堅持著要繼續這走向海外的方針。他持續的擴大投資自家的果園,同時也很努力的和進口水果的海外廠商進行合作。為了維持和海外的廠商,阿伯的水果店引進了海外廠商的資金,讓國外的水果代理商成為水果店的股東之一(以下為了方便稱呼,就把這個國外的水果代理商叫作阿森吧)。初期阿伯和阿森的關係相當不錯,阿森持續的將國外有名的水果交給阿伯的水果店銷售,這些水果在國外都很暢銷,也讓水果店從虧損的狀況中站了起來。

原本阿伯和阿森的關係不錯,不過幾年過去阿森開始對阿伯水果店的經營方針有了意見。阿森雖然多次和阿伯提起水果店的經營方向有問題,不過阿伯卻沒有理會阿森的建議。這狀況持續了一段時間,阿森眼看阿伯不理會他的建議,於是阿森決定要用控制水果店的方式來逼迫阿伯接受他的建議。透過收購水果店的股權,沒有幾年的時間阿森就已經成為水果店的最大股東,擁有了水果店將近1/3的股權。而這個時候,阿伯和水果店的重要營運者擁有水果店的股權也不過只有20%左右。隨著阿森的攤牌,阿伯慌了手腳,阿伯不希望自己投注了這麼多心血的水果店就這樣成為阿森的。

面對阿森擁有水果店1/3股權的這個狀況,阿伯有幾個選擇:

1.阿伯和阿森徹底絕裂

就目前水果店的業績來看,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業績都是來自阿森這間國外的水果商所提供的進口水果。如果阿伯打死都不願意讓出水果店的經營權,徹底的和阿森絕裂的話,那麼阿森很可能會取消阿伯水果店這些進口水果的代理權,將這些進口水果交給其他的水果商來銷售。如果發生這樣雙輸的狀況,除了阿伯的水果店會因為喪失大量進口水果的營業額導致公司虧損外,阿森的公司也會因為這些進口水果代理權轉移,在這段期間內損失阿伯水果店支付的貨款。也許阿伯水果店未來可以靠自產的水果脫離對於進口水果的依賴;阿森公司的這些進口水果只要能有新的接手水果店也可以重新獲得應有的收入,不過在絕裂的當下雙方的損失都會不少。

2.阿伯交出水果店的經營權

由於阿森已經擁有水果店1/3的股權,在其他股東的支持下成功的獲得了水果店的經營權。阿伯以及原本水果店的重要幹部雖然不願意,但是持有的股權不足以支持阿伯繼續經營公司,因此水果店的控制權由阿伯轉移到阿森的手中。阿森在獲得水果店的經營權之後,將阿伯以及部份水果店的重要幹部開除,只留下少數阿森覺得需要的,然後阿森再引進自己的人馬來經營水果店。接下來阿森會實施原本給阿伯的經營建議,將水果店朝向阿森認為正確的方向去經營。發生這樣的狀況,阿伯以及被開除的水果店重要幹部是最大的受害者,除了喪失了公司的經營權連工作都沒有了,至於其他水果店的員工,如果阿森的公司覺得對水果店的未來是沒有益處的,可能也會是接下來的受害者。

3.阿伯妥協接受阿森的某些建議

水果店大部份的股權控制在阿森的手中,阿伯為了不要喪失水果店的經營權,於是選擇和阿森妥協,開始接受阿森對於水果店的建議,調整水果店的經營方針以符合大股東阿森的要求。當阿森覺得水果店的某些單位效益不佳應該精簡掉時,阿伯就接受這樣的建議將這些單位砍掉;當阿森覺得水果店投資的某些自家果園生產的水果不佳,未來也沒有機會生產出品質優良的水果時,阿伯就將這個被點名的果園賣掉。在這樣的狀況下,阿森才是水果店真正的控制者,阿伯則是從水果店的控制者與經營者變為單純的經理人。未來是否能持續待在這個位置上,就看水果店未來的業績是否能讓阿森滿意。

4.其他人買下阿森的股權

在阿伯發現水果店控制權快要落到阿森的手中時,找了許多國內的同業求援。這件事情鬧得很大,也引發了新聞的報導,而阿伯為了不讓水果店落到阿森的手中,動用了自己的政商關係。先是在政治上用法令把阿森控制水果店的動作給卡死,然後阿伯再找了自己熟識的朋友,希望他們購買水果店的股權來維護他對於水果店的主控權。最後阿森放棄了控制水果店的計劃,將股權賣給國內的某個水果集團,使得水果店的最大股東變成這個水果集團。從此之後,水果店就成為水果集團中的一份子,阿森則是恢復身份為單純的海外水果供應商,持續維持和水果店的配合。

文章最後再提一下:本故事純屬虛構,與任何人、事、物無關,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5 comments

  1. 首先阿伯必需考慮自己的價值,如果自己沒有能力經營且獲利的話那就讓出經營權或接受阿森的意見。
    如果阿伯有能力持續經營及獲利的話。
    1、先尋找另一個國外水果代理商,試圖取代原來阿森的位置。
    第1點成功,若阿森仍倚佔自己的1/3股權,便與阿森絕裂,或找人買下阿森的股權。
    b.第1點失敗,憑對阿森的了解,考慮未來當阿森如果變成單純的海外供應商,是否仍夠平穩的繼續合作。
    當b點為可繼續合作,絕裂或找人買下阿森的股權。
    當b點為不可繼續合作,可能就必需採用接受阿森的意見。
    以上的前提是,阿森是必需的,且沒有阿森的情形下公司會面臨倒閉的危機。
    最重要的還是要拖延時間,再尋求更好的方法,也許出現另一種契機。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