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砍對了人嗎?


今天,有幾位遊戲同業失業了。國內知名的遊戲公司-遊戲橘子今天(8/17)正式宣佈,將進行組織調整,將裁撤約150名員工,預計在8月底前完成調整程序,受到影響範圍包括總部、研發單位、海外子公司部份人員。(新聞連結在此)

裁員、人力精簡、組織調整,或是某位朋友開玩笑說的『正常能量釋放』。無論用什麼樣的說法,其真象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公司為了減輕負擔將員工砍掉,藉此降低公司的固定支出,來調整公司的體質期望能夠轉虧為盈或是更高的獲利。

網路上針對這件事有許多鄉民的酸言酸語(其中很多酸言的觀點還完全錯誤),而某些鄉民更是完全沒有搞清楚狀況就亂發言。舉例來說,某位鄉民表示「這是NEXON被工平會因不正當入股被裁罰幾十萬後的報復行動吧!拒買遊戲橘子的軟體!」(這位鄉民銀狐覺得他的腦子該去檢查一下)同樣的,在這一批人力調整中受到影響的朋友們也免不了抱怨遊戲橘子這樣的行為。

針對遊戲橘子為什麼要這麼做,網路上傳著各種不同的說法。不過銀狐真正在乎的是這樣的裁,問題解決了嗎?

曾經有過某間遊戲公司,老闆涉入遊戲開發的工作非常深,因此負責帶專案的專案經理採取『老闆怎麼說就怎麼做』的作法。結果最後這個專案的成績不好,老闆和專案經理互相都認為不是自己的問題,最後拿專案的成員開刀;也曾經有過某間遊戲公司,專案經理在專案失敗了之後,將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專案中的遊戲企劃,最後老闆相信專案經理的說法,專案的遊戲企劃就這麼變成替死鬼。

剛好今天早上銀狐另外發表了一篇文章『【美劇】The Newsroom (新聞急先鋒)』,在這部美國影集的第一集中出現了這樣一句話「The first step in solving any problem is recognizing there is one.」。如果我們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承認這是一個問題,然後找出真正造成問題的原因,才能夠面對這個問題去解決。

銀狐不是很清楚這一波遊戲橘子裁員的依據,不確定這一波被裁掉的人是否都是應該被裁的。不過從以往許多遊戲公司裁員的狀況來看,有時候會發生『該被裁員的人來決定誰要被裁的吊詭現象』。如果這些真正造成公司業績不振的人留任,把底下的員工當做替死鬼砍掉,那麼公司的問題並沒有解決,這一波的裁員恐怕也不會是最後一波。至於遊戲橘子到底有沒有砍對人銀狐並不清楚,只希望這間台灣知名的遊戲公司有面對公司成績不佳的問題,真正解決了問題。


17 comments

  1. to 伊伊 :

    個人很討厭某些人喜歡不懂裝懂, 這些裝懂的人被人指點後繼續掰更讓我討厭.

    就算同樣的遊戲合約, 都會因為內部的條文不同而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
    這麼簡單的事情, 你可以和以保障第三者的生命險扯在一起已經很糟糕了,
    幾位網友回覆你, 告訴你你對這兩者的看法有誤, 已經算是說得很明白了,
    但你還認為自己對保險方面知識應該不輸, 完全沒看出別人指出你的錯誤.

    這樣的行為讓我覺得繼續和你鬼打牆下去是浪費我的時間和生命.
    所以我決定把你這一串搞不清楚狀況的亂七八糟問題全部刪除.

    在我這裡會吵不會有糖吃, 只會被我刪文 ….

    1. 哈,刪文了.
      他上次那樣鬧, 銀胡你還繼續讓他在這邊發言我已經很意外了,
      昨天那寫那麼多回答他的問題真是讓我意外呀.
      別為那種人生氣.

      1. 我沒生氣呀.

        當初把部落格從Blogger改成自己架設的Wordpress就是為了更高的自主控制權,
        我這個部落格是寫我自己愛寫想寫的, 其他人愛不愛看那隨他們自己高興,
        如果有人以為我有義務回答所有問題, 那是有這種錯誤認知的他們的問題.

        1. 我現在知道為什麼你會設定所有迴響都需要經過你的確認了,
          原來就是為了避免這種人呀 XDDD

          1. 我這個地方是個人部落格, 當然是發表我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如果不喜歡我的看法和想法的人請自己離開, 不用在這裡自找無趣.
            我不歡迎或是不欣賞的人或是文章, 當然是刪除列為垃圾迴響.

            選擇全部迴響都要經過審核, 至少可以省掉事後再刪除造成的傷害,
            畢竟我在明留言者在暗, 對不知道身份的對象只能用這種管理方式.

            1. 狐大抱歉了,昨天一時忘記他曾在這裡鬧過事,不該回覆他那篇留言的。

              1. 沒事的, 上次是我一時心軟沒有把他列入黑名單, 想說他應該會改善.
                這次的經驗告訴我, 有些人就是本性難移.

                什麼時候回台灣再出來聊聊呀.

                1. 你說的沒錯, 有些人根本就不需要理他,
                  和這些人多談是浪費自己的生命.

  2. > 一樣是消失,一個是公司消失,一個是人消失,卻有不同律法,
    > 公司消失,什麼都沒有了,人消失,開始理賠…我所思考的角度

    你有看過遊戲公司的合約嗎? 你有看過人壽保險的合約嗎?
    如果沒有看過, 沒有比較過, 你又怎麼知道這兩者是一樣的?

    我上一篇已經說過了, 你這些問題等你長大一點,
    接觸過相關事務之後自然就會瞭解.
    就你目前思考事情的方式以及看事情的角度, 是無法瞭解答案為什麼會這樣,
    所以這個問題我不會再回答, 留給你自己去找答案.

  3. to 伊伊 :

    不同的遊戲,不同的合約內容,以及不同的狀況都會有不同的發展,
    所以你的這個問題不是簡單幾句就能回答的,
    我也不想在這裡寫論文,所以你那一大串的問題我就不回答了。

    如果你真的對這個問題有興趣,
    開始工作後進入遊戲公司,接觸過相關的業務之後自然會瞭解,
    若你根本不想進入遊戲這一行,就算給你再多的答案也是多餘的。
    你的問題,並不是你所認為的有那單一的標準答案,很多處理方式都是視案例進行調整。

    至於找到的答案很難斷正確性,這代表著你的生活歷練不夠,
    就好像你完全誤會了生命保險的意義,這個就算別人給你答案,
    在你自己沒有足夠知識的狀況下也是會解讀錯誤的。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裡。

    P.S.並不是你不可愛所以我不回答,而是我認為以你目前的狀況是無法吸收這些解答。

  4. to 伊伊 :

    你對保險公司的合約認知完全錯誤,
    如果你真的看過保險合約,就會知道那並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所以被保人死亡不並會影響合約。

  5. 每個合約都是為了保障甲乙雙方的一個”核心目標”所誕生。

    死亡險的目標是為了保障第三方受益人(親友),
    所以並不會因為乙方死了就合約失效。

    故不能將 “倒閉死亡”與”合約失效” 直接劃上等號,
    因為”核心目標”完全不同。

  6. 在所有的合約中都會有甲方(原廠)以及乙方(代理商)的名稱,這就好像是現實中的人一樣,當有一方消失(死去),這個合約自然就失效了。
    為什麼公司改名都需要換合約,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如果一間公司倒閉,就等於這間公司以死亡,之前的合約自然也隨著失效,這是很基本的法律相關知識。

    1. 謝謝老骨頭幫忙回答.
      不過我個人比較希望伊伊要學著自己去找答案, 而不是都用問的,
      這樣學到的會比較多.

  7. 接連從新聞看橘子事件,引起我一些小小疑問,望在此能得到解惑。
    甲公司代理A產品,代理期間不幸倒閉,甲和A合約未到期,乙公司可否代理A產品?
    同樣的產品可否有多家代理商,像天堂那麼熱門為何在台灣沒有出現其他代理商?

    1. 我之前寫過一篇『起死回生/重新出發/改頭換面』裡面應該有你要的答案,
      請自己閱讀文章尋找你需要的答案.

      至於天堂這事 …. 你沒聽過獨家代理這個名詞嗎?
      如果你是代理天堂的遊戲橘子老闆, 你會願意簽一個不是獨家的代理權嗎 (笑)

      1. 你的問題, 我建議你去查查『倒閉』的意義,
        還有倒閉的公司在法律上還有什麼權利.
        如果連這個都不懂, 別人給你答案你也還是看不懂呀.

您可以在這裡留下你對這篇文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