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sion Blizzard 從 Vivendi 集團中獨立


屬於Vivendi集團(中譯:威望迪)底下的知名遊戲公司Activision Blizzard(中譯:動視暴雪)是遊戲產業中相當重要的一間公司。旗下的《吉他英雄 (Guitar Hero)》系列以及《魔獸世界 (World of Warcraft)》等等遊戲,一直都是許多玩家的最愛。7月26日,該公司正式發佈將從母公司Vivendi集團的手中購回股份,讓Activision Blizzard成為一間獨立的遊戲公司。

由於Activision Blizzard在遊戲產業是相當大的一間公司,目前的規模以及市值也非常大,這筆高達82億美金的交易自然立刻成為遊戲圈討論的焦點。ActivisionBlizzard這兩間公司是在2007年才合併的,當時的目標是要成為第一大的遊戲公司。而現在這次從母集團中獨立出來的新聞,自然也很引人注目。

如果您還沒有看過這則新聞,那麼您可以先看看這篇Games Industry的報導(新聞連結在此)。如果您對英文苦手,那麼這裡是國內巴哈姆特的報導(新聞連結在此)。

在銀狐要分析這則新聞前,讓銀狐先分別的介紹一下這新聞中的幾間公司:

首先是Vivendi這間公司。我們知道它是一間來自法國的跨國媒體集團,這集團的旗下有電影、電視、電信、以及遊戲等等許多的業務。而Activision Blizzard,就是隸屬Vivendi集團底下的遊戲事業。Vivendi這集團的歷史往回推,可以來到西元1853年,那時它還是一間法國當地企業(而且名稱還不叫Vivendi),而且事業的範圍還沒有跨入媒體。1998年該公司正式改名為Vivendi,也開始它的跨國收購行為,而接連的幾筆收購,特別是2000年收購環球影業(Universal)之後成立的威望迪環球影業,更是該集團這些年的收購史中相當輝煌的紀錄。

接下來是Activision這間公司。這是一間成立於1979年的老牌遊戲公司,曾經推出過《Pitfall》這款遊戲。而這間老牌的遊戲公司在它的歷史中也曾經歷經過一段慘淡的歲月,因為公司錯誤的決策以及失敗的收購策略,該公司歷經過破產、被收購以及一連串的訴訟官司。熬過這段低潮期的Activision(當時已經改名為Mediagenic)被併入The Disc公司,然後再將公司改回Activision這個名稱,然後持續的進行遊戲開發以及發行的業務。而之後的一些作品有著不錯的成績,讓Activision的規模不斷的成長。

最後是Blizzard這間公司。這間以《魔獸爭霸 (Warcraft)》系列、《暗黑破壞神 (Diablo)》系列、《星海爭霸 (Starcraft)》系列以及《魔獸世界》聞名全球的遊戲公司是在1991年(當時公司的名稱是Silicon & Synapse)。有趣的是翻閱Blizzard這間公司的歷史,就是一幕幕的收購記錄。像是Davidson & AssociatesSierra On-Line(CUC International)、Cendant(HFS Corporation)、Havas,都曾經因為收購Blizzard上頭的母公司而成為Blizzard的老闆。1998HavasVivendi收購後,Blizzard上頭的老大又再一次的換人。

Activision Blizzard這間公司,是2007年成立的(2007年底宣佈,2008年初合併)。當時的Activison已經是間營收很高的遊戲公司,而隸屬於Vivendi Games旗下的Blizzard也是該集團賺錢的金雞母。在『強強聯手』的這個思維下,兩間公司合併成為Activision Blizzard,其目標是挑戰當時業界第一名的Electronic Arts(中譯:美商藝電,簡稱EA)這間公司。成立後的Activision Blizzard市值相當驚人,而母公司Vivendi則是持有超過60%以上的股份,是該公司最大的股東。

好了,幾間公司的介紹到此結束,背景介紹的部份到此結束。

─── 我叫分隔線,各位可以先起身運動一下,上個廁所、喝杯水再繼續往下看 (笑) ───

有在閱讀遊戲新聞的人應該都有注意到,這幾年Vivendi這個集團不斷的傳出財務危機。或許是因為集團擴張得太快,又或者是市場的變動造成集團的業績不振,Vivendi打算出售旗下的Activison Blizzard的傳聞不斷。據傳該集團希望能將Activision Blizzard賣個好價格,以解決集團的財務危機。

由於Activision Blizzard有著眾多知名作品,也有著非常不錯的營收,因此許多『有錢』的公司都有傳出有意收購Activision Blizzard的消息。不過畢竟Activision Blizzard的價值很驚人,這些消息雖然不斷的在傳,正式的買主卻一直都沒有真的冒出來。

在這一則新聞出現後,我們終於知道要購買Activision Blizzard要付出多少代價。首先是Activion Blizzard花了58.3億美元,去購買母公司Vivendi手中的股份;而由Bobby KotickBrian Kelly所主導的投資集團,則是花了23.4億也收購了部份的股份。在這筆82億美元的交易後,Vivendi持有Activision Blizzard的股份由原本的61%降至12%,而Activision Blizzard也因為本身持有自己公司股份增加,成為一間獨立的遊戲公司,正式脫離Vivendi集團。

對於Activision Blizzard來說,透過這一次的交易,可以正式的從母集團Vivendi中獨立出來。而且以母集團目前的狀況,如果最後真的將Activision Blizzard賣掉,公司的主控權又會落入不知道是什麼背景的人手中。與其坐在那邊等事情發生,不如主動出擊自己去爭取獨立的身份。更何況原本Activision Blizzard的運作母集團涉入就不多,利用這個機會獨立其實是個好機會。

在這筆交易中,銀狐不得不注意到由Bobby KotickBrian Kelly所主導的投資集團的背景。從目前透露的資料來看,這個集團的資金除了兩人自己的資金外,還有許多的投資集團,而其中我們看到了中國騰訊的身影。騰訊這間中國的軟體巨獸這些年透過投資、收購,觸手已經伸向了世界各地,這一次騰訊投資Activision Blizzard,銀狐個人推測和騰訊代理了該公司旗下《決勝時刻Online (Call of Duty Online)》是有某個程度的關係。

目前在中國大陸《魔獸世界》的代理商是網易,《星海爭霸2》也是網易代理的。而騰訊插了這一腳,對於未來網易和Activion Blizzard的關係會不會有什麼影響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您可以在這裡留下你對這篇文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