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橘子龍之谷遊戲結束營運大事紀與個人觀點


8月6號,遊戲橘子公告旗下代理的遊戲《龍之谷 (Dragon Nest)》由於合約到期,即將於2013年11月11日結束營運。此消息一出,自然引起許多玩家的注意。或許是因為累積了許久的怨恨,在網路上針對這新聞的迴響有許多都集中在批蓬遊戲橘子這間公司上,而某些網友發言更幾乎是單純的發洩不滿,完全失去了理性。

龍之谷停止營運公告 (龍之谷官方網站)

如果您是一位非常討厭遊戲橘子這間遊戲公司的網友,也不願意冷靜下來聽聽簡單的分析,那麼銀狐建議您現在就可以按『上一頁』離開這篇文章。如果您不是這樣的網友,也願意從比較中立的角度來看這事件,那麼就請您繼續往下看。

如果各位長期關注銀狐這個部落格,應該會記得銀狐曾經多次的提到關於遊戲代理權到期或是遊戲停止營運的事。事實上,遊戲營運是商業行為,幾乎每間遊戲公司營運遊戲都是為了要賺錢(我相信不會有那間遊戲公司是為了作功德所以營運遊戲的),因此當遊戲無法獲利時,遊戲公司選擇結束代理或是關閉遊戲其實並不是什麼稀奇的決定。換作各位是遊戲公司的老闆,相信許多人也會做出相同的決定的。

這款《龍之谷》是韓國遊戲公司EyeDentity Games於2010年3月4日推出的遊戲,由遊戲流暢的動作表現以及畫面表現都非常不錯,也吸引了許多玩家的注意。而遊戲橘子取得了這款遊戲的台港澳地區代理權,於2010年11月11日在台灣推出這款遊戲。

當然這樣的一款遊戲不會只有賣到台港澳地區,很快的這款遊戲也授權給許多不同國家的遊戲公司,而中國大陸地區則是由盛大這間公司獲得了遊戲的代理權。而盛大並不只是單純的代理這款遊戲,還耗資9500萬美金收購了這EyeDentity Games這間公司,讓EyeDentity Games成為盛大旗下的子公司。

新聞連結:盛大30億台幣收購《龍之谷》開發商EyeDentity Games (遊戲基地新聞)

如果各位有在關注遊戲產業的相關新聞,應該會注意到盛大這間公司雖然是一間大陸地區的遊戲公司,不過它們並不只滿足於大陸當地的市場,它們也很積極的將公司的觸角伸往世界各地,除了收購遊戲公司外,也將遊戲營運的業務往中國大陸以外的地方延伸。若是您沒有注意到這些新聞,以下這則新聞您應該知道:

新聞連結:盛大遊戲吃「遊戲怪獸」攻東南亞 (UDN聯合新聞網新聞)

而盛大在收購了遊戲怪獸這間公司後,就直接的用這間公司來進軍台港澳地區。像是盛大取得代理權的MMORPG《裂痕 (RIFT)》,台港澳地區的營運權就是轉交給這間公司。而由Square Enix推出的手機遊戲《百萬亞瑟王 (拡散性ミリオンアーサー)》,也是盛大取得了代理權後轉交給遊戲怪獸旗下的移動遊戲品牌移動怪獸來營運。

另外,以遊戲產業一般的習慣來說,許多遊戲原廠也習慣和自己關係良好的代理商合作。就以EyeDentity Games這間遊戲公司來說,《龍之谷》這款遊戲是它們的第一款作品,不過之後該公司也公佈了新作《Dungeon Striker》的消息,而這款遊戲的台港澳代理權則是由遊戲新幹線取得。

新聞連結:可愛風格戰鬥線上遊戲《地城特遣隊》台港澳地區代理權決定 (巴哈姆特新聞)

從以上這些新聞,我們可以知道當初遊戲橘子在取得《龍之谷》代理權之後,EyeDentity Games這間公司就被盛大收購了。而在這之後,EyeDentity Games的新作《地城特遣隊 (Dungeon Sriker)》的代理權則是交給了遊戲新幹線。因此在傳出遊戲橘子的《龍之谷》代理權到期時,我們很容易的就可以推測若是《龍之谷》這款遊戲要繼續在台灣營運,應該就是交給遊戲怪獸或是遊戲新幹線這兩間公司之一。

而2013年8月26日的新聞也正式的證實了《龍之谷》的代理權轉到遊戲新幹線的手中,而這發展對於瞭解遊戲產業相關新聞的人來說並不會很意外。

新聞連結:遊戲新幹線簽下龍之谷代理 11月無縫接軌 明年同步國際 (鉅亨網新聞)

有些憤怒的網友,對於遊戲橘子只簽了三年代理權,造成玩家的心血白費而有很多怨言。老實說,以2010年當時台灣遊戲市場的狀況,遊戲公司簽一款遊戲敢簽三年的代理權,已經算是相當有勇氣並且對這遊戲是有信心的。畢竟當時的遊戲市場許多遊戲活不過半年,很多遊戲更是上市一到三個月就消失在市場上。遊戲橘子代理《龍之谷》的合約一簽就是三年(銀狐不確定是不是當初一口氣就簽了三年,還是後來延長合約變成三年),相較於許多短命的遊戲來說,這款遊戲已經是非常被看重的了。

更何況,一款遊戲代理權到期會不會續約,除了代理商本身視遊戲是否還有獲利、未來是否還能獲利外,原廠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就以《龍之谷》這件事來看,許多玩家一面倒的認為是遊戲橘子不願意繼續代理這款遊戲,銀狐反而認為是原廠(或是原廠的乾爹:盛大)不願意續約的可能性還大一點。

況且,從遊戲橘子公告《龍之谷》即將停止營運時就提到了開發商不會承接玩家資料的說法來看,當時應該就已經確定了這款遊戲後續有新的代理商接手。不然一款沒人接手的遊戲,又何必要去提資料承接的事情呢。因此在遊戲橘子公告的同時,熟悉遊戲產業的人應該都猜得到這款遊戲絕對會有新的代理商接手。

對於遊戲橘子公告《龍之谷》的停止營運,有些玩家認為遊戲公司『突然』宣佈遊戲結束,是一種坑殺玩家的黑心行為。老實說,我們平心而論,8月6號公佈11月11號結束營運,這代表著遊戲公司已經提早三個月就公告了。或許玩家會認為三個月前公佈還是太晚,但是銀狐要幫遊戲橘子說句公道話,從遊戲產業的慣例來看,三個月其實已經算是相當早了。

如果各位也曾經接觸過停止營運或是轉移代理權的遊戲,應該就會知道大多數的遊戲在結束營運時通常是提早一個月宣佈。而且某些遊戲公司還會在宣佈這些消息前舉辦活動,希望在遊戲結束營運前創造出最後的產值。遊戲橘子這次提早三個月就公佈,對於還在玩《龍之谷》這款遊戲的玩家來說或許還是覺得不夠早,但老實說用『突然』或是『無預警』來形容這事實在也是誇張了一點。

而遊戲橘子宣佈11月《龍之谷》停止營運,後續接手的代理商遊戲新幹線也很快的發佈了代理的消息。而且就新聞所說,遊戲新幹線代理的版本也會在11月開放,等於是遊戲橘子版本的遊戲關閉之後遊戲新幹線代理的版本就開放,兩者就時間上來看銜接得還真是不錯。

有玩家說「以後只要是代理的遊戲都不玩,因為不知道那一天會代理到期就被關閉。」但事實上,就算是原廠直接來台灣營運的遊戲,也會因為遊戲的成績不佳或是營收不好選擇關閉,而一些代理的遊戲,只要持續的讓代理商有獲利,原廠又願意續約的話,反而活得長長久久的。用是不是原廠決定要不要玩,明顯的是玩家的氣話,而且是完全沒有搞清楚現實狀況的氣話。

至於很多玩家所在乎的舊資料是否能轉移到新代理商的這件事,也不見得完全是遊戲橘子單方面的問題。雖然說有許多的遊戲在轉移代理商的時候順利的轉移了資料,讓原本的玩家可以直接到新代理商的遊戲伺服器中繼續使用之前的角色。不過也有許多的例子,當遊戲換了新代理商的時候資料是沒有延續的。舊玩家資料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每間遊戲公司的態度是不同的,因此決定也大大的不同。

遊戲資料的轉移雖然不是做不到,不過在技術上的確有許多問題要克服。一般來說,我們所謂的遊戲資料包含了兩個部份,分別是遊戲公司的會員資料以及遊戲內的玩家資料。遊戲轉移了代理商,就算能夠轉移的也只有遊戲內的玩家資料。在沒有會員資料的狀況下,新代理商那邊要去辨認那個玩家資料是歸那個會員,也的確是有其難度的。

就這次《龍之谷》的狀況,原廠、舊代理商(遊戲橘子)以及新代理商(遊戲新幹線)的選擇是不轉移玩家資料。當然這個選擇會讓目前《龍之谷》的玩家有損失,因此玩家對這件事有所反彈也有玩家的道理。至於資料沒有辦法轉移到底是那一方做的決定,由於銀狐並沒有實際參與這中間的討論,也無從判斷是那一方最後做的決定。

銀狐本人也有在玩遊戲,絕對可以理解當自己在玩的遊戲關閉時玩家的痛。不過現實上,任何遊戲的關閉都有其現實的考量。就實務的經驗來說,就算是再沒人氣的遊戲,通常都還是會有少數的玩家持續的在玩。但遊戲營運所需要的費用,有許多卻不會因為玩家人數的減少而隨著降低。當遊戲的收入低於支出時,如果您是遊戲公司的老闆,您會做什麼的決定?

同樣的,站在原廠的立場,如果覺得轉換代理權可以獲得更好的回報,放棄原本的代理商選擇新的合作夥伴,也是商業上很常見的選擇。如果您是原廠,當原本代理商的成績不是很理想,而有新的代理商開出了更好的條件,讓您有更多的收入時,您會做什麼樣的決定?

很多玩家總會有『遊戲關閉就什麼都沒有留下』的想法。不過,就算是遊戲關閉了,遊戲所帶給你的回憶是永遠不會被取代的。就算遊戲已經消失,這些回憶也不會從您的腦中被消除,這才是遊戲帶給曾經玩過的玩家最大的財富吧。


15 comments

    1. 就算上海規定要六個月前公告,那也是針對上海(大陸)地區,台灣的遊戲廠商應該不受這規定管吧 (笑)

      1. 的確,只要妨礙利益的話,沒一家會自重吧(笑)。

        大陸太多這種無良公司所以制定這種法規(而且成效不佳),反觀台灣都有數碼xx這種惡性倒閉前例,卻連法條都沒有,契約也被訂死。

  1. 您好:
    我很好奇三個月提早告知真的算很早嗎?
    我看巴哈版貼的新聞,有玩家說七月時就有一次刺激消費的活動,
    也就是說拿到某些寶物或道具就4個月就沒了,
    這對玩家而言,就像老母雞沒用了最後再一刀宰了一樣。

    另外我曾在巴哈姆特的新聞有看過上海有法律規範營運停止,好像要在六個月前告知,不過我現在也正在尋找那則新聞就是了.請問是否有看過呢?

  2. 以個人業界實務經驗來說(個人淺見),其實比較認為可能是雙方協商出來的結果,業界相關的案例似乎沒啥印象,當年競舞團的事件比較像是雙方角力,與新代理商較無關。

    其實對Gamania來說,不作舊用戶轉移,一來可以避免用戶資料無償資敵(公司或平台重要資產),二來也不必就現有殘點作出讓利回吐(申請退費必然遠低於遊戲殘點),三來也可以避免用戶帳號轉移(多少需要耗費人力)的麻煩。

    另一方面,對新接手的Gameflier來說,舊有的用戶其實也代表了一部分的利益損失(已消費一定程度),除開需要給這些舊用戶的伺服器成本之外,對可能會有的新商城定價、虛寶管控、促銷策劃等等,舊用戶的存在都是一種阻礙。

    至於保留轉移舊用戶當然會有基底的行銷費用減免、最低用戶數保證的好處,不過一來會跟著真實轉移的人數無法確保,二來若是人數低於一定程度(不知道結束前剩下多少),保留的手段反而是弊大於利了。

    那要說到用戶的權益……理性的來說,消費的本身就已經購買了物品的使用權了,用戶不是已經買到回憶了嗎?就算是未消費的點數,還有退費機制提供。

    用戶反感?很現實的說,台灣玩家是很健忘的,不要超過底限,低調一點,在市場上沒有太類似的競品,過一陣子玩家還是會來的,太在乎或太不在乎都是一種災難。

    1. 您這三篇回應要保留那一篇?
      如果方便的話請告訴我,我將另外兩篇刪除。

      1. 很抱歉,我不大熟悉這個,我重整過以後發現都沒有出現,我以為沒發出去,所以發了三篇真抱歉。

        我已經把另外兩篇刪除了,造成你的困擾真不好意思。

        1. 您的回應會沒有出現,是因為您的DISQUS帳號並沒有經過認證。對於沒有認證過帳號的發言,需要管理者的審核以避免廣告或是垃圾文的出現。

  3. 大大 不好意思 我找不到您的信箱

    就實”物”的經驗來說,就算是再沒人氣的遊戲

    應該是務….

  4. 我在遊戲產業15年多, 銀狐說的很客觀, 原廠也的確有可能共同擁有「遊戲歷程」, 但銀狐有提到一點「會員資料」如何與「遊戲歷程」互相連結!?
    這點在個人資料保護法下, 是不可能由橘子直接提供給任何的「第三方」公司, 因此, 自然就沒有辦法透過「第三方」的會員, 來認定哪個是原本「橘子」的會員了!

    且在當前網路遊戲普遍壽命短暫的情形下(主因: 遊戲氾濫、同質性多、競爭激烈, 讓User選擇的機會更多, 遊戲忠誠度自然降低), 三年一般來說應該是續約1年的結果, 畢竟若代理商對產品有信心的話, 大多都是簽約2年, 之後再行續約, 而對原廠而言, 則是能只簽1年最好, 話題時效性內, 能夠再轉手賣一次, 簽約金的收入是確實的保證~!!

    當然我也看過有些有錢的人, 單純是代理一款自己喜歡的遊戲, 但並不是真的想賺錢, 也不懂得經營, 認為只要把好遊戲代理進來, 開伺服器和玩家們同樂, 就可以享受到同樣的樂趣!? 其實不然, 不懂營運的人, 會讓遊戲沒有生氣, 沒有好的活動, 也就沒有吸引人持續回流努力的條件, 因此, 當遊戲人氣不足時, 就算循環再好、畫面再美、音樂再好聽、全程語音… 那也只能稱之為… 頂級的單機遊戲罷了~

    玩遊戲時, 若能夠同時了解產業的現況, 與遊戲公司一同成長, 你所留下的, 就不只是回憶, 我因為喜歡遊戲, 進入產業 ; 也和我帶過的玩家一同成長, 看著她們當時國小6年級, 直到現在變成社會人士, 有些人還有持續聯絡~ 我就覺得這比遊戲賺再多的錢, 還要有價值~!!

  5. 就這次《龍之谷》的狀況,原廠、舊代理商(遊戲橘子)以及新代理商(遊戲新幹線)的選擇是不轉移玩家資料。當然這個選擇會讓目前《龍之谷》的玩家有損失,因此玩家對這件事有所反彈也有玩家的道理。至於資料沒有辦法轉移到底是那一方做的決定,由於銀狐並沒有實際參與這中間的討論,也無從判斷是那一方最後做的決定。


    這個絕對是橘子
    之前在跟他們接觸SEAL的代理時就有陰影了XD
    若是跟當時狀況一樣.應該又是把資料開了個大高價要賣吧(就是要買不買隨你的意思)
    同樣有雄厚底的新幹線應該是不會吃這套

    1. 不知道您是有『證據』證明?還是單純自己的猜想呢?

      個人對這件事不做評論,就是因為沒有證據能顯示是那方的決定,而且從目前雙方對外的說法,都說是互相溝通後雙方同意的。因此我不會在沒有證據的狀況下隨便亂指控。

  6. 感謝銀狐分享這篇中立的分析

    解開我內心不少疑惑

    我有在關注遊戲產業相關新聞 但我還是對這次的消息感到意外

    看來我還是太淺了XD

    1. 別這麼說,我只是提出我自己的看法。
      在網路上一面倒的都認為這是遊戲橘子的問題時,我從相關新聞中提出了另一個我認為比較可能的狀況。

      當然,這說法有人同意,也會有人不同意。而這正是個人觀點的展現。

您可以在這裡留下你對這篇文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