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Tron遊樂器主機


2014年的消費電子展(英文全名International Com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已經於前一陣子結束了。這個號稱是全球最大的消費科技展,每年都會展出許許多多新鮮的產品。在遊戲還沒有專屬的展覽(例如E3 Expo)之前,這個展覽中也可以看到許多遊戲廠商,而銀狐當年第一次出國看展覽,也正是到Las Vegas去看這個展覽。

今年的展覽,大陸廠商華為(Huawei)展出了一款名叫Tron的遊樂器主機,這款採用了Android系統的主機,有著類似蘋果Mac Pro一般的圓筒型外觀的主機,搭配了一隻無線控制器。主機提供了黑白兩種不同顏色的版本,外觀上看起來還長得滿不錯的。

以下是華為工作人員展示Tron主機的影片:

___
這台Tron除了採用Android的系統外,在硬體上搭載了nVIDIA的Tegra4、2GB Ram、有線以及無線Wifi網路、HDMI以及耳機輸出的硬體規格。據說會推出16G/32G的版本,而用戶則是可以透過MicroSD將它擴充到64G的容量。

老實說,這並不是第一台採用Android的遊樂器主機。在這之前已經有OUYA以及GameStick等等的主機企圖透過這個方式來搶佔遊樂器的市場。當然,以上的這兩款主機已經推出,雖然在推出前的聲勢都還不錯,不過實際上市之後給人的感覺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

這兩台主機雖然因為Android的開源模式,可以很簡單的吸引已經有開發Android的遊戲廠商加入,不過遊戲器主機所需要的『殺手級遊戲』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出現。事實上,就銀狐個人的看法,一台遊樂器主機是否能夠成功,足夠的第三方遊戲以及是否夠夠力的獨佔遊戲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這台華為推出的Tron遊樂器主機能不能成功,現在還無法判斷。不過,和其他同類型的遊樂器主機相比,華為的優勢之一是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如果硬體的價位不高,又有足夠的遊戲軟體支援的話,也許會有一些機會。在上面的影片中,我們也看到大陸的遊戲廠商完美世界在這款硬體上開發了對應的遊戲,這算是華為這台主機的後盾。

講到內需市場,就讓銀狐想起很久很久以前台灣的硬體廠商也曾經懷抱著遊樂器主機的夢。而其中由聯華電子推出的『A’can』這台主機,可說是硬體廠商遊樂器美夢中損失最慘重的一款。這款主機失敗的原因說法很多,有人說是因為硬體的機能不夠好;有人說是推出的時間太晚,但是就銀狐個人的看法,這款主機失敗的最大原因是遊戲軟體的不足。

雖然說當時聯華電子為了充實主機的軟體陣也邀請了許多當時台灣的遊戲廠商加入,而且也提出了不錯的合作條件,並且綁著這些遊戲廠商一起去拿政府的輔助。不過當時大多數加入的遊戲廠商,在這款主機上推出的遊戲都是原本已經在電腦上發售過的遊戲改良版。在這樣的狀況下,遊戲軟體的吸引力不足(唯一的吸引力就是有中文)的狀況下,讓這款主機只在市場出現了短短幾個月就消失了。

而前面幾款也是採用Android平台的遊樂器主機,無論是OUYA或是GameStick,其實也都有遭遇到類似的問題。雖然同樣是採用Android平台,不過兩款主機並沒有採用Google Play,而是在自家的主機上另外架設遊戲平台。當然,就主機廠商的角度來說,自己架設遊戲平台是為了確保公司的收入,不過對於遊戲開發者來說,平台的使用者數量也就影響了開發者願不願意投入這平台的意願。

Tron這台主機能不能成功,銀狐不知道。原本在OUYA及GameStick相繼推出的時候,銀狐曾經以為台灣會有廠商也來搞一台類似的主機,沒有想到這樣的主機一直沒有看到,反而是大陸的華為搞出了這樣一台主機。傳統電子廠商那種『重硬體輕軟體』的問題會不會發生在Tron的身上?還是華為剛好可以利用大陸政策開發遊樂器的這個機會攻下一片天地,就只能持續觀察下去了。


您可以在這裡留下你對這篇文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