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物品降價的紛爭

最近有一則『LINE免費貼圖獨漏台?(新聞連結在此)』的新聞,提到在台灣很流行的即時通訊軟體LINE在台灣很少推出贈送免費貼圖的這件事。而某位部落格則是寫了一篇『為什麼 LINE 台灣區幾乎沒有免費貼圖活動?原因是… (文章連結在此)』的文章,提出他個人對於這個現象的看法。

在這篇文章中,該位部落客分析這是因為之前在全球使用人數破億的時候,LINE台灣曾經和全世界大多數的地區一樣推出了幾款免費貼圖的贈送。結果不但沒有獲得使用者的好評,還被不少原本已經花錢購買這些貼圖的使用者抱怨,甚至是引來了許多的客訴。而台灣不長腦的媒體在這件事情上也火上加油,無視於免費貼圖其實是有使用期限的,將與論導向『先花錢買的是傻子』的這個觀點,更是把事情越鬧越大。

這位部落客分析,在當時台灣的LINE使用者佔了LINE全球使用者的不到10%,但是該事件所引發的客訴事件卻佔了70%。在『免費貼圖』會引發如此大的影響的狀況下,LINE官方自然會對於台灣地區再推出免費貼圖的活動有所節制。至於無腦的媒體拿著這篇部落客的分析去詢問LINE台灣,LINE台灣則是表示「市場狀況不同」。(銀狐按:廢話,就算LINE台灣內部真的是這麼認為的,也不可能這麼明白的說「因為台灣的奧客習慣,所以我們不推免費貼圖。」會去問這事的記者腦子裡不知道裝的是什麼。)

其實,同樣的狀況在線上遊戲產業也常發生 ….

有句俗話說『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在遊戲業裡,隨著遊戲的營運模式從月費計時制轉變為免費商城制之後,在商城中販賣的道具價格定價也需要技巧。如何訂出適當的價格讓玩家(消費者)願意購買,如何讓道具的價格有吸引力又能幫遊戲公司獲得最大的利潤,也成為各遊戲公司不停研究的一門學問。

某些對於遊戲營運外行的玩家,經常對於商城中販賣道具的價格有不正確的想法。他們認為這些道具都是虛擬的東西,生產出來又不用成本,因此應該要採用『薄利多銷』的方式,把道具的價格訂得低一點,這樣才會有更多的玩家願意購買。不過事實上,雖然說商城內販賣的道具的確都只是電磁計錄,不過卻絕對不是沒有成本的。而『薄利多銷』的觀念雖然理論上沒有問題,不過真的將物品的價格降到1/10,也不代表著就會有10倍的購買量。在商城道具的銷售這件事情上,可不是數學問題中加減乘除這麼單純。

就銀狐個人參與營運遊戲的經驗,會將這些商城中販賣的道具分為所謂的必需品以及奢侈品。所謂的必需品,大多屬於持續性的消耗物品,像是經驗值加倍、衝裝成功率提升等等,這一類的物品玩家的需求比較大,因此通常價格不會定得太高。而奢侈品就完全不同的,像是外觀特別的時裝、座騎或是某些炫耀性的物品,大多數的遊戲中這一類的道具都是永久性的,因此玩家在購買之後通常也就不會有第二次的需求。而為了讓這些炫耀性的道具在遊戲中能有炫耀的效果,通常價格也會訂的比較高,滿足購買這些道具玩家的虛榮心。

無論是必需品或是奢侈品,這些商城中販賣的道具價格通常也都會隨著遊戲的營運進行調整。像是針對特定的日子,進行大數量同類商品的促銷,玩家一次購買較多的數量,可以在價格上獲得某些優惠;或是因為新商品的推出,把比較舊的道具進行降價促銷,讓以往因為價格的因素而沒有購買的玩家,會因為降價後的價格變得比較有吸引力而進行購買。因為這一類的操作行為在線上遊戲中很常見,因此各間遊戲公司也經常會接到玩家這一方面的抱怨。

一款遊戲原本遊戲中販賣的經驗值虛寶單價39台幣,某一年的聖誕節前夕,該公司的營運部門為了促銷這個經驗值虛寶,推出買四送一的活動。這樣的活動等於是將經驗值虛寶打了八折,因此部份遊戲的玩家大量的購入這個經驗值虛寶,享受這八折的優惠。過了一段時間快到農曆新年了,因此遊戲公司再把這個活動搬出來,並且修改這個活動為買三送一,換句話說就是打了七五折。結果部份當初聖誕節優惠活動時買了大量經驗值虛寶的玩家前來抗議,認為他們當時買了許多的經驗值虛寶還沒用完,遊戲公司又推出這個活動根本是把他們當笨蛋,讓他們這些之前已經購買的玩家遭受損失,因此要求遊戲公司退錢。

某款線上遊戲中有在販賣時裝,這些時裝並沒有能力,單純的只是外觀上的變化。因為這些時裝是炫耀性的道具,因此遊戲公司將它定價每套999台幣。隨著遊戲的營運進行,在特定的節日該遊戲又推出了配合節慶的時裝,因為同樣的只有外觀上的變化,因此同樣的以每套999台幣的價格進行販賣。至於原本的那套時裝,遊戲公司則是將它降為750台幣進行促銷。結果這一改,部份原本已經購買了前一套時裝的玩家向遊戲公司抗議,玩家表示「遊戲公司降價讓他們這些已經購買的玩家變成冤大頭,要求遊戲公司必須要退回他們多付的249台幣以示公平。」

在現實的世界裡,我們有的時候逛賣場的時候會看到優惠價格的衛生紙,結果買了之後隔週看到賣場針對那一種衛生紙有特惠價,可以花更少的錢買到相同數量的衛生紙,這時候你會拿著前一週買的衛生紙和發票到賣場去抗議嗎?同樣的,服裝店推出了某件當季的時裝,你買了這件時裝,也穿上街和朋友去喝了下午茶、逛了街,結果下個月換季服裝店將這衣服掛上了八折的標價,你會拿著這件衣服以及發票上服裝店去抗議嗎?(突然發現這個例子舉的不好,因為台灣還真有這種消費者去『有你哭了』鬧,結果店家為了息事寧人選擇了退費。)

消費者的確是有消費者的權益。不過有的時候,有些事情的發展,會讓銀狐覺得台灣的消費者是否消費意識過剩了些?而台灣的那些媒體,也很少站在中立的立場來報導事情,總是喜歡以最聳動、最挑撥的方式來報導新聞。反正消費者怎麼說,新聞就怎麼報,把事情炒大了再說。就算事後發現其實消費者不見得是站在有理的一方,因為新聞的熱潮已經過了,也沒有人會去進行後續的報導。就以LINE免費貼圖的這件事來說,媒體一面倒的把新聞導向『LINE台灣吃人夠夠』,然後許多也沒搞清楚狀況的人也開始一起罵,然後也沒有人注意到免費貼圖是有使用期限,這樣的免費貼圖其實是一種『試用』的行銷活動。搞到最後,事情的真像就消失在這一片漫罵之中,真的是好事嗎?

再把話題扯回到遊戲上。就以遊戲公司調整商城道具這件事來說,曾經有同業在商城道具調降價格後接到玩家的來信,玩家表示因為商城道具價格調整造成他的損失,因此要求遊戲公司必須要做出賠償。該遊戲的負責人很好奇的的查了一下該位回報玩家的資料,發現他根本沒有在商城購買過任何的道具。像這種連買都沒有買,只要遊戲公司做了什麼事就來『』賠償的玩家,在台灣還真的很常見呢。(苦笑)

8 comments

  1. 這剛好是一個好機會可以提出另一種想法
    我覺得自己對物品的喜歡程度也有差異,譬如 LINE 要付費,很多人就不是那麼願意了,所以當大部份的人都沒有貼圖,我也很自在的不付費買貼圖,但反過來說,如果每個人都買了,那為了溶入進去也不得不買了,所以怎麼說,或許,嫌貨人才是買貨人,一定程度上的那個本來想買貨的人,見到年年的優惠的不同,可能就不願意買了,它雖然沒買,但可能才是真的喜歡那遊戲的人?

    把東西上個價格的標籤就不是那麼好了,因為每個人所能的賺的錢並不全然相同~

  2. 肯去花錢就不需要去計較那點小錢,這是貪而不是省錢拉

    我遇到這種情況,我只會記住更值得我花錢的優惠時段
    而不是去哭哭要補償

  3. 這部分深有同感。日本那邊其實也越來越嚴重了,不曉得和住日華人和擅長日文的華人越來越多有沒有關係,或者日本人本性也是如此。這問題講白了就是重課和無課的角力,重課傾向於要求官方不給無課任何好處,所有可能的好處通通要求封死,以為自己花了錢是大爺,極度小心眼。另一方面,無課中有一群人專門鬧事,一發現官方軟肋就往死裡打要求補償,極度貪婪毫無情面。鬧到最極緻就是現在看到的這樣爛事一籮筐誰也沒好處。

    1. 以下為個人看法:

      我相信日本也有這樣心態的消費者,但是日本的重要媒體不會像台灣媒體用『火上加油』的方式去報導這些事件。而台灣因為媒體這樣報,也會造成更多的消費者被引導到相同的想法,結果就像滾雪球般的這類的消費者越來越多。

  4. 嗯,經驗值虛寶那個的問題是聖誕節和農曆新年兩次的減價時間隔太近了,比如說你前日看到時裝8折買了,今天去到再看居然會變成7折…..

    至於line我沒在用ww

    1. 所以,你昨天上街買了沒打折的衛生紙,然後第二天看到同一家店的衛生紙有打折,你會去吵的要求退錢嗎。

      更不要說昨天你買的衛生紙,回家已經上廁所擤鼻涕用了一半。如果昨天沒有買,昨晚不知道會多狼狽呢 (笑)

      1. 我當然不會,不過這次是兩天都有打折,不過今天打得更低,那正常人也會不爽吧
        (我覺要嗎就兩次活動隔遠一點,要嗎就兩次活動都打一樣的8折,再不然就是上次有付錢的人,農曆年活動可以獲75折之類?)

        1. > 要嗎就兩次活動都打一樣的8折

          為了這少數會鬧的消費者,讓大多數的人無法享受到75折。

          這不正和那少數愛抱怨的LINE使用者讓大多數人無法享受到免費貼圖的活動是一樣的嗎 (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