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全民水滸》試玩心得

由樂動卓越推出的《我叫MT》這款手機遊戲,從去年年初推出之後在大陸的手機遊戲市場就創造了相當不錯的成績。這款採用了動畫《我叫MT》的遊戲,由於有著《魔獸世界 (World of Warcraft)》的廣大玩家作為目標族群,因此非常受人注目。也因為《我叫MT》的成績非常好,因此市場上自然也出現許多類似的遊戲。之前網易的《迷你西遊》是這樣的一款遊戲;今天要介紹的這款騰訊的《全民水滸》也是同樣類型的遊戲。

【全民水滸官網:http://q108.qq.com/

有些人看到《我叫MT》這款遊戲的時候,批評這是一款抄襲《龍族拼圖 (Puzzle & Dragons)》的遊戲。的確,早期版本的《我叫MT》遊戲介面的確有抄襲《龍族拼圖》的問題,不過仔細看看遊戲的玩法,就會發現和《龍族拼圖》有很大的不同。事實上,銀狐認為《我叫MT》其實是DeNA Mobage平台上由Cygames開發的《巴哈姆特之怒 (Rage of Bahamut)》這款遊戲的進化版。

現在一般人所稱的『卡牌遊戲』,其實銀狐並不認為這個稱呼方式是正確的。所謂的卡牌遊戲,傳統上來說是應該是玩家在進行遊戲的時候要能夠挑選使用的卡牌才是,像是Blizzard推出的《爐石戰記 (Hearthstone: Heroes of Warcraft)》這樣的遊戲才是。而像是《我叫MT》這類很多人稱為卡牌遊戲的遊戲,其實不過是簡化了的角色扮演遊戲然後加上了卡片收集、卡片養成的外皮而已。而《我叫MT》則是將原本《巴哈姆特之怒》那比較單調的戰鬥畫面改成自動播放的戰鬥,再加上玩家熟悉的《魔獸世界》題材因此一炮而紅。

從《我叫MT》推出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半以上的時間了,因為《我叫MT》的火熱,因此自然出現了許多玩法相同換了不同外皮的類似遊戲。或許有些人覺得,這一型的遊戲應該已經差不多,市場上如果再推出這一類的遊戲應該已經沒有空間的時候,一款《放開那三國》衝上了排行榜。網易的《迷你西遊》雖然在戰鬥的部份做了些許的修改,不過核心的玩法還是《我叫MT》那套。而這款騰訊的《全民水滸》,也是這樣的一款遊戲。

【五大主要功能(由左至右):梁山、陣容、征戰、行俠、集市】

像是《全民水滸》這一類的遊戲,其遊戲的核心就是『收集卡牌、培養卡牌、挑戰關卡』這個基本的流程。在遊戲中會有許多的關卡,讓玩家派遣手中卡牌組成的隊伍去挑戰。戰鬥的過程基本上是全自動的,玩家不需要操作,只要觀看戰鬥的過程即可。在戰鬥結束後,玩家會獲得金錢、卡片或是其他的資源。然後利用這些資源來強化自己的隊伍,再繼續挑戰其他的關卡。這種點選了關卡後無法操作質只能觀看的『放置式Play模式』有部份的玩家不是很喜歡,但是也有一部份的玩家認為這類的遊戲很適合隨時隨地拿出來玩個一下,因此很喜歡這樣的遊戲模式。

由於玩家挑戰關卡的時候獲得的獎勵是機率性掉落,因此為了收集某些特定的卡片或是資源,玩家需要不斷重複的『刷』同一個關卡。這樣的行為和傳統角色扮演遊戲中不斷的『農』同一地區的某種特定怪物的行為類似,再加上卡片的養成採用的也是獲得經驗值升級(不同的遊戲在經驗值的取得方式上各有不同),整體來說就像是針對手機平台所做的角色扮演遊戲的簡化,因此銀狐才會說這一類的遊戲與其說是卡牌遊戲,還不如說是角色扮演遊戲。

【全民水滸的卡牌角色美術風格很有特色】

在《全民水滸》中,就像是其他的同類遊戲一樣卡片用顏色來劃分出它們的強弱。在遊戲中,白、綠、藍、紫這四個顏色分別代表著二星到五星的卡片稀有度。有趣的是,在遊戲中的某項抽卡標示是隨機抽到一星到五星武將一隻,但是玩到現在大約兩個星期,銀狐還沒有看到過一星的卡片出現過。而目前最普通的兩星卡片是白色的,在這之下的一星卡片會是什麼顏色來標示讓銀狐非常的好奇(難道是灰色嗎?)。

【透過升級、轉生、裝備來強化卡片以提升自己的陣容】

遊戲中的卡片培養基本上有升級和轉生兩個部份。升級的部份,玩家需要投入經驗值和金錢來提升卡片的等級,而卡片的等級上限則是隨著玩家的等級逐漸提升。至於經驗值的獲得,則是來自於通過關卡、成就、活動等等許多的來源,而經驗值最主要的獲得來源,就是將不需要的卡片『煉化』為經驗值。這些經驗值會累積在玩家的身上,由玩家自己決定要將它投到那張卡片上去進行升級。至於轉生,則是當卡片到達某些特定的等級時,可以透過投入額外的材料來提升卡片的能力。轉生的卡片上會出現一個字來標示轉生的階級,分別是真、魁、極、無雙這幾個階段。

【征戰裡的劇情副本是遊戲中最主要獲得資源的地方】

這一類的遊戲,通常都會有許多的關卡讓玩家挑戰,讓玩家在關卡中獲得資源。在《全民水滸》中,征戰這項裡的劇情副本就是扮演這個任務。為了妥善運用這些劇情副本,讓玩家不斷的重覆挑戰,除了常見的普通副本、英雄副本的設計在這款遊戲中也看得到。每一個副本裡的每一小關會依據玩家的表現給予一星到三星的評價,然後每一個副本會統計玩家在該副本獲得的星星數量,當玩家到達某數量的時候就可以獲得額外的獎勵。當然,最好的獎勵玩家一定要全部的小關都完成三星的評價,這也是用來引誘玩家重複挑戰的常見設計。在英雄副本的部份,有每日挑戰次數的限制,每個小關可以獲得那些隨機的掉落物也都標示在小關上,讓玩家可以依自己的需求重覆的刷特定的小關。

遊戲的戰鬥畫面和《我叫MT》的模式相同,在畫面上最多也是六對六的戰鬥,同樣的在敵人的那一方會有較大張的卡片。不過在隊伍的組成上,在《全民水滸》中玩家派出參與戰鬥的六張卡片都是玩家自己的,沒有像《我叫MT》那樣有一張其他玩家的卡片來協助戰鬥,在《全民水滸》中呼叫其他玩家的卡片,只是提供額外的戰場額外增益效果。有些人認為像是《我叫MT》那樣的設計可以增強玩家間的互動,但事實的狀況是玩家只是把那些其他玩家的卡片當作傭兵,沒有什麼真正的互動。

【除了在征戰這項中除了劇情副本還有許多的功能】

如果只有劇情副本這種單純的PVE項目,玩家是很容易玩膩的,因此在征戰的這個項目中除了劇情副本外還有礦場爭奪、拜龍頭、義結梁山、奪寶以及天王擂這些項目(其中的奪寶和天王擂是7/10改版後新增的)。這些項目有的是讓玩家獲得金錢、有的是讓玩家挑戰關卡獲得獎勵、有的則是收集紫卡、神駒或是法寶的管道。花樣雖然很多,不過核心的戰鬥方式並沒有改變,而是透過不同的外包裝以及不同的獎勵,將遊戲的玩法變得比較豐富。

其中像是義結梁山這個項目,每個星期會隨機出現三張不同的紫卡,玩家每天有五次挑戰的機會,打倒目標之後就要進行劃酒拳的過程。划拳最多會進行五次,每一次獲勝可以獲得一些好感(第一次最少、第五次最多)。當玩家和這張紫卡的角色累積好感度到達一個數目後(第一張要1000好感),就可以獲得這張紫卡。透過這額外的包裝以及紫卡的獎勵,讓原本只有單純的戰鬥變得豐富了許多。

【在行俠的這個項目中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

除了征戰中有這些不同包裝的玩法外,在行俠這個項目裡也有許多的活動。像是每天中午、晚上各提供一個恢復體力道具的吃肉;每八天為一個週期可以獲得隨機獎勵的參北斗;一天可以挑戰三次隨機怪物以獲得銀票(遊戲中的點數)的景陽崗;以及隔日交替出現的蹴鞠和相撲,讓玩家可以獲得金錢和其他隨機獎勵。這些活動都讓遊戲的內容變得很豐富,也讓玩家可以透過這些活動取得各式各樣遊戲中的資源。

這種遊戲中包含了許許多多活動的設計,在許多中國的網頁遊戲裡都很常見,而之前網易的那款《迷你西遊》也同樣的有著這樣豐富的活動。不過,《迷你西遊》的活動數量太多,玩家真的要每天把所有的活動都玩上一輪需要花的時間相當長,就手機遊戲來說給玩家的壓力太大。而《全民水滸》的活動雖然很多,不過每天的次數相對比較少,要花的時間也不是很長,相形之下玩起來的壓力就比較輕。

【全民水滸上市後在App Store營收排行榜的成績】

銀狐玩這款《全民水滸》大約兩個星期的時間,遊戲中獲得大大小小的獎勵所累積的銀票數量,讓銀狐已經抽了三次連十抽。每一次連十抽要2800銀票,銀票1點換算成台幣的價格大約是0.5元。換句話說,光是遊戲裡獲得的獎勵,銀狐就已經拿到大約價值4200元的銀票了。大陸的遊戲公司在遊戲設計上都很敢給,這些獎勵對於不付費玩家來說雖然不算多,不過也是不小的一個數量。在手機遊戲的營運上,如何留住不願意付費的玩家,同時讓付費的玩家能夠花錢花得有感覺,真的是一門相當大的學問。這款《全民水滸》是六月中的時候上架的,到現在成績一直很穩定的維持在十名左右,成績可以說是非常不錯。

One comment

  1. 去年入手腾讯的《全民英雄》时不觉得多庞大,到入手《放开那三国》几乎要被这庞大的系统吓到了,之后还有入手《超级英雄》游戏结构也很相像,玩起来感觉也不错。不过能一直坚持的还是《迷城》,一来讨厌这种简单粗暴复杂系统感觉庞大而无所事事,二来自动战斗,很难给予很深的沉浸,越打越暴躁!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