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遊戲通路的大地震

去年一年,台灣的遊戲產業發生了許多大事,特別是在發行通路這一環上,更是有如發生了七級大地震。由於遊戲界長期受到景氣及買氣的影響,前幾名的發行商紛紛受到了重創,長期在台灣的遊戲發行佔有第一位的南部某上櫃

是學校還是學店?

記得在狐言亂語的專欄中,筆者曾經寫過一篇「人才從那裡來」的文章,探討過國內的遊戲產業目前正遭遇到遊戲人才不足的狀況。雖然說這幾年部份的公司也嘗試著自己培養人才,不過這樣的作法總是趕不上人才的需求,不過

別把責任推給市場

在去年的年底,遊戲產業最大的新聞,就是國內某家上櫃的遊戲公司在年終的財測上出現了負十四元的這個驚人數字。隨著這個數字的出現,這家公司與遊戲相關的部份開始進行了一連串的重整動作,像是將原本發行單機遊戲的

人才從那裡來?

國內某家股票即將上市的遊戲公司,在前一陣子打出了「召募百人研發團隊」的名號。在這個國內遊戲產業一片不景氣的時候,這家公司如此誇張的作法到底是為了什麼,筆者並不想在這裡加以評斷。不過到現在這家公司還沒有

別被一個冠軍沖昏了頭

在韓國舉辦的第一屆WCG大賽(World Cyber Game)中,代表台灣參加《世紀帝國Ⅱ》的曾政承在打敗了韓國的選手之後登上冠軍。由於這是台灣的選手第一次獲得冠軍,加上這則新聞又是在沒有什麼重大事

隱藏在國內遊戲銷售制度下的危機

各位玩家有沒有發現,最近遊戲遊戲市場上出現了許多遊戲的“超值包”,無論是兩套、三套遊戲包在一起,如此包裝的遊戲定價居然只有499到699不等。對於之前曾經以原價買過這些遊戲的讀者來說,看到如此的遊戲價

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

常在網路上的討論區中閒逛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有一些遊戲雖然在討論區裡被罵得臭頭,但是銷售的成績卻相當的不錯。而一些自己看不上眼的遊戲,卻有好幾萬、甚至是數十萬的玩家在玩。對於這種落差,有些網友就算是想破

誰會是下一個?

某家前一陣子才去美國參展的遊戲公司,最近經常成為遊戲產業新聞的焦點。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各種消息流傳之後,這家公司終於正式的劃下了句點,成為台灣遊戲產業中另一家消失的公司。其實在台灣遊戲產業漸漸的形成當中

遊戲代理不是這麼簡單的

如果各位對台灣的遊戲產業略有瞭解,就會發現到在台灣的遊戲產業中大部份的中大型的公司都是以代理國外的遊戲為主。這幾年隨著這些公司接觸的管道越來越廣,身在台灣的各位玩家可以玩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遊戲。無論是同